bg
搜索
簡
APP
主頁 > 大講堂 > 辣死你嗎
人氣瀏覽
Icon

【辣死你嗎】王凱莉:政府失責助長欺詐

文 文 文
北馬區副採訪主任王凱莉

最近社交媒體充斥許多涉及銀行戶頭被盜走存款的個案,而有的受害者可以在相隔幾秒就被轉賬。

這個課題,讓許多市民非常擔憂,我也會千交代萬交代,要求我認為不太熟悉手機或電腦安全使用知識的家人,不要亂點鏈接,不要亂回應,不要亂轉賬,不要貪圖便宜、不要亂網上購物等等。

即便是我自己,或許比起許多民眾,會了解更多關於詐騙的手法等等,但我同樣也擔心,自己或在某月某日,起身發現自己的銀行賬戶剩下個位數或雙位數。

騙子之所以在我國猖狂,認為最大的失責是政府,但市民也有本身的責任。

銀行有沒有責任,在一些個案,我認為銀行應該有,包括一些私人戶頭在短時間內出現大量(甚至超過20次)的轉賬時,為何往往很多受害者,是沒有接到任何的警告。


政府這方依然是最大的失責方,最大的問題是執法不力,猖獗的出租售賣社媒賬號、銀行賬號活動,讓詐騙集團更為所欲為。

此外,政府也必須施壓社媒巨頭,以更嚴厲的方式打擊在網上或社媒發佈引誘受害者上鉤的廣告信息者。

網上有很多假戶頭,鋪天蓋地以各方式引誘受害者上鉤,並也開始朝向專業化,包括以各種網購平台包裝,並大量投放廣告,讓受害者上鉤,並“主動”了提供賬號信息。

我可以說,一些詐騙集團花錢投放廣告,既得利益者就是這些網媒巨頭,但政府卻沒有像管製國內正規媒體這樣,去嚴格管製這些社媒巨頭。

我若看到社媒有欺詐信息,有時會不厭其煩去舉報,但往往無濟於事,這些內容依然大量存在,我相信也有不少人跟我一樣是會舉報,但似乎社媒管理者,並沒讓人感受有積極遏止詐騙信息的誠意。

至於民眾,則至少關心一下新聞,主流媒體從來沒有少報這些詐騙手段,傳播正確的信息,提高最高的警戒,才能大大減低陷入詐騙的風險。

高興
高興
驚訝
驚訝
憤怒
憤怒
悲傷
悲傷
關懷
關懷
本网站将存储和使用您的 Cookie 数据,以改善在我们网站上的体验。
同意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