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脚11日讯)槟州政府将重点推动威省旅游活动,约60名导游今日出席大山脚圣安纳教堂导游培训课程,为推动威省旅游业做准备。
此项培训课程由州政府主催、槟城和谐机构,以及槟城导游公会联办,通过主讲者的讲解及亲自参观,让参与的导游们,深入探索该教堂的历史、文化及庆典,并在往后带团时,把这些故事传达给游客们。
槟城和谐机构也为圣安纳教堂制作了一则短片,让不同宗教的民众,可以接触和了解圣安纳教堂的历史,进而通过了解达到和谐社会的理念。
槟州社会发展与非伊斯兰事务委员会主席章瑛,在槟城2030年大蓝图中,旅游业是州政府重点发展项目之一,也为推动威省旅游做出许多准备。
“其中包括改善威省的交通,把交通和旅游共同发展起来,打造槟州更多元及多样化的旅游产品,塑造更全面的旅游蓝图。”
章瑛说,每次提及槟城旅游,大家首先想到的是槟岛,但威省有很多沧海遗珠,都有潜能推动成为生态和宗教旅游。
“比如北海斗母宫,大山脚圣安纳教堂和伯公埕,高渊海鲜美食等,都有机会成为槟城区域性旅游的第二重镇。”
出席者包括武拉必区州议员王丽丽、槟城导游公会主席梁超明,槟州古迹专员罗斯里、执照导游再深造课程CTRE主任郑朝嵘、大山脚圣安纳教会福传事工的代表卢威宾、导游培训课程主讲人饶恒力神父。
梁超明说,随着大山脚圣安纳庆典将重新启动,也通过导游培训课程,将进一步把全国游客带来威省。
王丽丽希望将来到访圣安纳教堂的人,除了打卡拍照外,也能更深入了解其背后的历史故事,同时,也带动大山脚周边一带的吃喝玩乐一日游。
大山脚圣安纳教堂背景
大山脚圣安纳教堂,最初的典故可追溯至1833年,而法国传教士阿道夫神父在1846年推动建设第一座小教堂,其基础和基石仍保留在教堂后方的山上原址处。
1865年,法国传教士梅斯特神父推动建设第2座小教堂,而有关建筑的基石,就在当今的圣安纳水泉后,由于教友人数增加,1888年法国传教士苏林神父,推动了兴建更大的圣堂即居林路侧外观白色的教堂,也称“老堂”。
然而,二战后由于共产主义笼罩,英政府1948年宣布马来亚进入紧急状态,推行隔离管制,当年陈芳荣神父为让受影响教友参与弥撒,而将邓神父收购的土地兴建了第二座圣堂即金星小学旁;位于老堂旁的“大堂”,则是第三座圣堂,由谢福华神父领导下于1998年底兴建,2002年启用。
大山脚圣安纳教堂于2002年启用的圣堂,还获得梵蒂冈天主教教廷批准,升格为全马首座乙级宗座圣殿(Minor Basilica)。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