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今,我國進入地方性流行病階段,所有領域都已獲準重新營運,各領域人手不足問題開始出現,很多領域甚至急需外勞。
因此,引進外勞是肯定要進行的,但引入大批外勞後,外勞們的住宿也是一個問題。
首先,因為一些外勞的衛生意識不高,再加上大部分人對於外勞的印象不好,本地居民肯定是不願意跟外勞當“鄰居”,不願外勞居住在住宅範圍內。
但,外勞需要被安頓,否則將會引起更多社會問題,相信大家都不想在馬路旁、天橋上,或是在公園看到外勞“以天為被,以地為席”吧?
所以,引進外勞後,當務之急就是要安頓好外勞,本地居民不喜歡外勞住在隔壁?那興建外勞宿舍呢?
也有人反對。
誠信黨峇六拜區州議員阿茲魯曾多次反對在其選區內的外勞宿舍計劃,指建議中的地點太靠近住宅,而且數萬名外勞住在一起,會對當地居民及交通情況造成影響。
而甲拋峇底國會議員拿督斯裏禮查馬力肯,早前也表明反對州政府在威北柏淡興建勞工宿舍,理由是大批勞工湧入,會破壞當地的安寧及衍生社會問題。
我國如今人手短缺需要外勞,但大家又不希望外勞住在附近,要外勞,卻又不要外勞太靠近,似乎有點矛盾。
不過,國州議員的反對,並非全無道理,本地居民的擔心也在情理之中,但外勞不能不來,來了也不能沒有地方住,因此政府必須要聆聽人民意見,做好讓本地居民安心的措施。
否則,將來的情況將會是,來了外勞,跑了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