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在正當是榴槤最盛產的時候,很多政治人物都用榴槤當公關,辦榴槤宴來請民眾或媒體,拉近彼此的距離。
所以說,榴槤在我國可是國民榴槤。它除了是政治人物的最佳公關人選外,還是政治人物邀功的最佳成績單。
前首相拿督斯裏納吉今年3月來檳城,除卻華團茶杯裏的小漣漪不談,有一件事情反而沒引起注意,就是納吉爆料說,有一名華裔婦女,做出1億令吉的出口冷凍榴槤生意;而我國榴槤得以出口到中國,也是因為納吉向中國總理溫家寶談回來的成果。
3個月後,就在榴槤盛產季節,希盟一前副部長借榴槤發揮,也爆料說,榴槤能夠出口到中國,不是納吉的功勞,是希盟執政中央政府時的“業績”。不過,該前副部長也坦白說,納吉隻是有計劃要出口到中國而已,而真正落實和實施的是希盟政府。
一個前首相和一個前副部長,到底誰說的才是實情?兩人應該都沒說錯,榴槤出口到中國確實是在希盟執政時發生。但就如前副部長說,納吉有這個計劃,那麽就說明了納吉確實有跟溫家寶談過此事,隻是時間問題而已。
納吉有這個計劃,但是他來得及落實嗎?納吉是什麽時候有這計劃?如果納吉/國陣沒有輸掉中央政府,那麽他是否會落實榴槤出口到中國的計劃?這已經是無法證明的事情了。
前副部長指是希盟實現這個計劃,那麽希盟是否是撿到納吉種下的榴槤樹的榴槤?在希盟執政中央的短短2個月內,希盟政府就能和中國方面,談好一切,效率超級的好。
邀功是政客的本色,無可厚非,但若是以抹殺對手的功勞當自己的功勞,就有點難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