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城23日訊)從22歲至55歲退休,一生幾乎都在升旗山服務,89歲的升旗山纜車前站長汪心武,把自己稱為“升旗山的僕人”。
在任職升旗山纜車車站站長期間,汪心武前後三次獲得時任州政頒發有功勳章及感謝狀。
來自檳城的汪心武,是在22歲這一年,因緣際會下,成功獲得在當時人人稱羨的鐵飯碗:在升旗山纜車車站站長一職。


汪心武在升旗山經曆時代變遷,見證1955年,國家尚未獨立,升旗山纜車由喬治市市政局管轄時期,到我國獨立,檳島市議會成立,升旗山纜車由市議會管理,之後由公共工程局及州政府接手管理,一直到1988年,汪心武才從工作崗位退休。
如今已經高齡的汪心武,思路仍清晰,他回想起在升旗山服務期間點點滴滴,侃侃而談曾迎接英女王,日本天皇皇妃的經曆。
他接受升旗山機構通訊組組員訪問時說,客服、人潮控制、人事安排、活動策劃、核對車票記錄,都是纜車站長的工作。

纜車損壞時,被罵也是汪心武的工作之一。
“升旗山居民靠著纜車上下山,纜車一壞,我就頭疼,我須聯絡員工前來維修,但交通並不發達,員工抵達升旗山山腳,最快也要一兩小時,所以被罵也是我的工作之一。”
不過,將心比心,他理解停駛對居民及遊客影響很大,“所以我也任由他們發發牢騷,罵過就算了。”
汪心武說,第一代及第二代的纜車,只能容納大約40至50人,除了必須確保乘客人數不會過多造成纜車的負荷,客滿時,他更必須用信號棒敲擊電纜,來通知控制室發車。

終身免費乘搭纜車
汪心武說,以前的通訊並不發達,上班後,他就住在升旗山山腳下的(現址為了泊車場)員工宿舍,24小時候命,即使是農曆新年期間,也絕對不敢拿假。
他說,公假都是遊客最多的時候,加上別的同僚也須休息,因此身為領導的他以身作則,假期時工作,敬業樂業的精神令人欽佩。
最高峰時期,汪心武領導70名下屬,服務升旗山的居民及遊客,日複一日,一直到退休為止。
為感謝汪心武的付出,在汪心武退休後,州政府特別給予他終身免費乘搭升旗山纜車的權限。
英女王 日本天皇皇妃 訪升旗山
談起工作期間,最難以忘記的一刻,就是英女皇伊麗莎白二世到訪升旗山,汪心武作為站長,肩負起策劃英女皇來訪時的所有工作,木質車廂也是在當時,從原本的白色粉刷成褐色車廂。
當時他精心布置,率領同僚親自粉刷上述木質車廂。

英女王到訪升旗山之行,也在汪心武的妥善安排之下,盡興而歸,最令他感到扼腕的是,當時沒能與英女王合照。
“當時50年代,相機可珍貴呢,不是每個人可負擔,所以沒機會跟英女王合影,但可近距離接觸英女王的機會,也不是人人都有。”
80年代時,當時的日本天皇及皇妃到訪升旗山,這次他一樣必須策劃迎接貴賓,終於,他把握機會,要求采訪的攝影記者為他留下合照,而這張照片,記錄了他職業生涯裏,最珍貴的一刻。
定居升旗山34年 最好的決定
定居升旗山上34年,將自己家居打造成世外桃源的升旗山居民阿末仄, 至今仍認為,居家搬遷至升旗山山上,是他做過最好的決定,而升旗山必須保持現狀,這樣下一代,才有機會繼續享受到升旗山的大自然。
現齡80歲的阿末仄坦言,居住在山上,的確會比住在城市區來得不方便,但衡量輕重與取舍之後,住在山上的好處勝過任何的不便。

“記得有一次發生土崩,纜車不能行駛,我們一家就收拾好行李,徒步走到山下,在酒店住了一個星期。”
當年,他想逃離大城市的塵囂,尋找遠離城市的居住地, 他曾經認真的走訪福隆港及升旗山,最後還是比較喜歡升旗山的環境,從此定居在升旗山山上,山上風景宜人,氣候涼爽,也令身心靈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平靜。
“當然,初期孩子們都很不適應,尤其到了青少年的時候,會想著跟朋友玩,但自己的家在山上,比較不方便,現在他們已經成家立業,反而會帶著孫子一起回家,孫子都很喜歡這世外桃源。”
他認為,升旗山最可貴的地方在於並未有過多的開發,但相比較起34年前他剛搬來的時候,步道整修得更好,園藝工作也維持得不錯,所以升旗山如今看起來更幹淨。
他指出,90年代曾有大集團要來發展升旗山,計劃將升旗山發展成為如雲頂高原的度假勝地,建設高爾夫球場、購物中心等,甚至已經和時任州政府簽署備忘錄,但在居民的和平請願下,此計劃最終還是胎死腹中。
“我們的下一代,需要的不是購物廣場,他們更需要的是大自然,別典當孩子的未來。“
3主講人 和你分享“升旗山鐵路的百年故事”
汪心武與阿末應仄升旗山機構邀請,將於8月5日(星期五)下午2時至4時,在Bellevue 酒店,與大家分享“升旗山鐵路的百年故事”。
升旗山纜車站長,是汪心武人生裏第一份工作,也是唯一一份工作,他靠著這份工作,養家糊口,與升旗山有著不可割舍的情感;而阿末仄則作為升旗山居民,親眼見證升旗山這些年來的變化。
其他的主講人也包括纜車提升工程的總負責人陳瑞興。
活動免費,有意參與者可掃描二維碼或瀏覽bit.ly/3KitDHb報名。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