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玲23日訊)微型華小長期受製水所困,求助無門,學校董事長只能自想辦法,從學校隔壁自己的倉庫工廠,每周兩次抽水給學校應付,倘若工廠也沒水時,師生就完全沒水可用。
華玲甘光拉蘭華小面對製水困境已有2丶3年,盡管過去曾多次向魯阿曼水供公司(SADA)投訴,但都沒獲得有效的解決,最後董事長練壽生實在看不下去了,出資購買汽油抽水泵及接駁水管,往學校輸水。
(拍攝:王伊敏)
練壽生接受本報訪問時指出,他每周2次會抽水至學校的蓄水槽,每次耗時2小時,每月汽油和水費開銷近200令吉。
“學校的製水問題很嚴重,有時半天沒水,有時一連幾天沒水,且也沒有收到任何通知,我們也捉摸不定何時有水或沒水。”
他說,早前校方曾多次致電達魯阿曼水供公司投訴,有時他們會派人來檢查,有時投訴了也沒有任何行動。
“達魯阿曼水供公司曾給學校安排了兩個大水槽,不過必須由該公司定時派水槽車來裝水才有水用,然而,每次水用完後打去熱線叫他們來送水時,通話要等待轉線,有時更是無人接聽,來來回回要打很多次,真的很麻煩,最終也就放棄了。”


他也說,其工廠的水管與學校水管不同,因此沒有出現缺水問題,還能“營救”學校,但不時也會製水,不過沒有這麽嚴重。
他透露,根據早前向達魯阿曼水供公司詢問,得知製水原因是因為水壓低,但卻沒有得到具體解決方案。
甘光拉蘭華小共有32名學生,其中20人是華裔,其餘是友族,師資方面約有10人。


路口水管被分岔後 學校頻缺水
董事長練壽生說,他不認為學校製水是因為地勢高水壓低的原因,懷疑是路口的水管被分岔後,而導致缺水。
“學校位置的確是在斜坡上,但地勢隻是稍微高一點,不是特別高,而且以往都沒有出現缺水問題。”
“學校前任董事長在任時,在學校路口自費安裝了輸水管,一直以來都沒有缺水,後來該水管被分岔出了4個接去其他地方的水管後,學校開始面臨缺水。”

他希望相關單位重視學校缺水的問題,重新檢查接駁到學校的水管是否有問題,並恢複水供。
利用雨水洗廁所 地上
練壽生說,缺水除了面對許多不便,還衍生各種衛生問題。
“疫情下,學生需要勤洗手保持個人衛生;上廁所後,需要衝水;環境肮髒了,需要衝洗,這些都離不開水。”

他說,達魯阿曼水供公司派給學校的2個大水槽,分別放在廁所和課室外,由於該公司沒有定期來送水,每當下雨時,校方就會開蓋裝雨水,用於清洗廁所和地上。
“自來水水喉幾乎不能用,隻有大水槽裝水後部分水喉才有水供,所以要從走廊接水管去廁所存水。”
“校工的工作也加重,需要來來回回搬水。”
他說,大水槽積水會滋生蚊蟲,盡管已經蓋上蓋子也無法避免,還曾經被衛生局罰款。

食堂無法運作 業者打包送去學校
食堂業者羅兆銘說,由於面對製水問題,學校的食堂也因此無法正常運作,所有食物需要在家烹煮後送去學校。
“所有學生和老師都自備飯盒,我每天將食物一盒盒的裝好送去學校,至於友族學生的食物,則另外由馬來家庭準備,再一起送去學校。”
他說,顧及到缺水問題,學生用餐完畢後,他會再到學校把所有餐盒帶回家清洗。
“我這裏也經常面臨製水,不過還好有井水可用,足以應付日常所需。”
獨家報導/攝影:王伊敏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