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腳23日訊)美國“榴梿狂人”林賽·加西克(Lindsay Gasik),自疫情爆發無法踏足我國時隔2年後,首次帶團訪檳,並到大山腳舒寧頂品嚐“果王”,一解榴梿癮!
6名來自美國及1名來自百慕大的“榴梿粉”遊客,昨午在該山頂上享用黑刺、青皮、紅蝦等各品種榴梿,並欣賞威省夕陽美景;有人默默品嚐個中滋味,有者仔細觸摸榴梿滑嫩表皮再吃,有者邊吃邊讚。
榴梿狂人林賽帶團 訪
舒寧頂 解2年榴梿癮" />
榴梿狂人”
林賽·加西克(Lindsay Gasik),自疫情爆發無法踏足我國時隔2年後,首次帶團訪檳,並到大山腳
舒寧頂品嚐“果王”,一解榴梿癮!
6名來自美國及1名來自百慕大的“榴梿粉”遊客,昨日下午在該山頂上享用黑刺、青皮、紅蝦等各品種榴梿,並欣賞威省夕陽美景;有人默默細嚐個中滋味,有者仔細觸摸榴梿滑嫩表皮再吃,有者邊吃邊讚。
penang.chinapress.com.my/
拍攝:羅健傑
即時新聞每天為您送上
✌中國報App
iOS: http://apple.co/1REIed2
Google Play: http://bit.ly/22TaTTH
✌中國報新聞網:http://www.chinapress.com.my
✌準確消息看馬六甲人 http://mk.chinapress.com.my/
✌森州事盡在森州人 http://n9.chinapress.com.my/
✌霹靂人看霹靂事 http://perak.chinapress.com.my/
✌北馬人告訴你北馬大小事 http://penang.chinapress.com.my/
✌東海岸人報你知 http://eastcoast.chinapress.com.my/
✌看KL人KL事 http://kl.chinapress.com.my/
✌看柔佛人最新最快 http://johor.chinapress.com.my/
#今日中國報
馬上按讚追蹤
●中國報面子書:https://www.facebook.com/ChinaPressCP
●中國報推特:https://twitter.com/mychinapress
●中國報微博:https://www.weibo.com/chinapress
●中國報IG:https://www.instagram.com/chinapressdigital/
●中國報爆點TV:http://chiliboomtv.chinapress.com.my/
●中國報YouTube官方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ChinaPress中國報
●中國報Dailymotion官方頻道:https://www.dailymotion.com/ChinaPress
●中國報Telegram:https://t.me/chinapressonline” />
拍攝:羅健傑
林賽(左2)向外國旅行團團員,講解辨識黑刺榴梿的外貌特征。
對榴梿情有獨鍾的林賽,自疫情以來首次訪檳,對於能品嚐到榴梿,感到滿足。
多年來對榴梿情有獨鍾,也浪跡東南亞各國展開“奇幻”榴梿旅程的林賽,對榴梿的掌握程度,堪比本地榴梿饕客。她熟練的以刀子,將榴梿掰開與團員分享,向團員介紹各品種,以及教導如何從榴梿外貌特征辨識品種。
林賽受訪時說,這是她自疫情爆發後首次帶團訪馬,此前到訪泰國後,如今是檳城,下一站則會去柔佛。
她指出,普羅大眾抱持著“洋人排斥榴梿”是錯誤的看法,因榴梿在西方國度,是“比較新”的水果,在當地市場能買來吃的榴梿,多數都不太新鮮。
“我希望能把新鮮的榴梿推廣出去,我相信當他們(外國人)吃到這裏新鮮、有品質、味道不一樣的榴梿後,就會愛上了榴梿。”
來自百慕大的阿巴尤米(49歲),已有4年沒吃到榴梿,再次品嚐美味的檳城榴梿,讓他非常滿足。香味、品質和新鮮度,讓他重溫4年前的美好回憶,即2018年訪檳首次品嚐到檳城榴梿的美味。
“我第一次吃榴梿,是於2015年在英國倫敦,但感覺並不是最新鮮的,因此不算是真正的吃過榴梿。”
另一名遊客直言,榴梿會讓人吃上癮,他還想要吃得更多。另外,林賽的伴侶李察也有隨行。
他們都是一群喜歡榴梿的外國遊客,為了吃榴梿而報名參與林賽的榴梿團,特此到訪檳城品嚐。
其中一名美國榴梿粉絲,品嚐榴梿前,輕輕用手碰觸果肉,感受其滑嫩的果肉。
欣賞水壩 日落美景
舒寧頂莊主王進財說,自從各領域開放以來,全馬各地遊客都慕名而來吃榴梿,這也是疫情以來,首次有外國遊客組團到訪吃榴梿。
林賽(右4)手抱“黑刺”榴梿,與團員們分享舒寧頂的榴梿;右起為阿巴尤米、王進財;左4為李察。
“林賽曾於2019年首次帶團到訪舒寧頂吃榴梿,隨後就爆發疫情,國家封鎖,疫情肆虐2年後,如今再度到訪。”
來自本地的外坡遊客,見林賽在場熟練的挑選榴梿、開榴梿,及對榴梿有深度的研究,紛紛感到驚歎。眾人隨後登頂欣賞孟光水壩,及威省日落美景。
林賽(左)熟練地掰開一個榴梿後,遞給團員享用;李察(右)攝錄團員享用榴梿的過程。
疫情爆發前,林賽經常會在一年內,為了追尋榴梿而在東南亞不同榴梿季節的國家逗留,她除了率領國際榴梿團,也經營“榴梿之年”(Year of the Durian)網站及曾出版書籍推廣榴梿。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