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初遇到4天連假後,檳城的遊客潮到六月尾還沒真正消退。在4連長假後的每個星期六和日,路上特別是市區,還是可以看到很多外地車牌的汽車,交通還是一樣的擁擠。
在市區上所看到的外地車牌,不是來自北馬,很多都是中馬,實在令人懷疑,難道中馬人不惜開了幾個小時的車,來檳城做兩天一夜遊?大家都還沒恢複到疫情前的生活,到現在還是有報複性的旅遊。
自我國在今年5月1日的防疫措施大鬆綁後,檳城車龍現象沒有中斷過,比疫情前更嚴重,而且連過去屬於世外桃源的浮羅山背也破功,已經成為新崛起的旅遊景點,浮羅山背如今已經不能再讓人有“逃離”的感覺。
另一方面,首相在6月22日宣布,取消補貼一些食品後,市面上怨聲四起,炮轟政府的聲音“源源不絕”,包括已退黨的民政黨候選人盧界燊也拍短片,用50令吉到巴刹,看能買到什麽。雖然盧界燊所買到的東西不算少,但是也僅供人口簡單的小家庭幾餐而已。
據悉,盧界燊這部短片引起不少人共鳴。如果確有此事,很多市民應該已經深深感受到通貨膨脹帶來的壓力了,大家應該開始縮緊腰包,“斤斤計較”,不會再豪邁了。
可是,如果通貨膨脹真的來了,效應應該是大家都不出門,不再外食,能省則省。可是,檳城這個6月的塞車、食肆業生意之火紅以及酒店爆滿的情況,真的令人懷疑,通膨真的來了嗎?還是隻是政治人物拿來炒作?或是,大家壓根兒不怕通膨,隻是埋怨是一種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