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簡
APP
主頁 > 今日北馬 > 吉玻

吉打

魚獲

漁民

文 文 文

漁民:中間人以魚獲量定價 收購價與市價 可差3倍

(雙溪大年28日訊)“中間人猶如決定我們收入的一方,因為他們會根據我們()整體所得,來決定付多少。”

《馬來西亞前鋒報》報導,在傌莫瓜拉瑟甘當卡蘭的尤斯馬尼(42歲)指出,這樣的問題長期困擾,也讓的生活猶如“做一天,吃一天”;這也是國內約9萬名地方小型在漁業領域中被剝削的實況。

“若收成少,中間人就會提高收購價,但收成多,收購價就被壓低。”

另一名再迪叻紮(31歲)指出,基於他沒有船隻執照,無法自己銷售,只能用中間人服務。

“我們無法享有補貼和生活津貼(ESHN),因此每天的都賣給中間人。”


他透露,中間人的收購價有時候比市價低了3倍,如馬鮫魚(Ikan Tenggiri)的收購價是每公斤25令吉,但市場售價是45令吉。

“中間人以批發的方式,每公斤18至20令吉收購所有螃蟹,但之後分等級銷售,最高每公斤是60令吉。”

佐哈裏卡欣(48歲)則說,中間人或批發商的獲利幅度太多,主要是因為一直都沒有執法單位監管。

在玻璃市港口,當地指出收購商的價格,自4年前都沒有改變。

當地末拉菲(45歲)告知,一公斤的甘望魚,中間人出價每公斤10令吉收購已多年,若是體積比較小的魚,則收購價隻是4至5令吉。

“隻有蝦和螃蟹的收購價有漲一點,但在玻璃市港口,蝦子和螃蟹的收成已減少,因為當地的海洋生態已被捕撈裂痕蛤蜊(Siput Retak Seribu或俗稱啦啦)的外來所破壞。

↓↓精彩新聞↓↓








漁民:中間人以量定價 收購價與市價 可差3倍">

高興
高興
驚訝
驚訝
憤怒
憤怒
悲傷
悲傷
關懷
關懷

吉打

魚獲

漁民

相關文章

大道逆行還邊滑手機 吉警正追查女騎士身分

檳島南部6漁民 獲贈新船與引擎  重拾出海生計

中馬企業合作 共推吉打海洋經濟

暴風強襲吉打多地 大樹倒塌阻交通

3問題衝擊高淵港口經濟 漁民養殖業者求助法麗娜

卓越誠信基金會設立獎勵金 鼓勵北馬學生報考SPM華文科

本网站将存储和使用您的 Cookie 数据,以改善在我们网站上的体验。
同意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