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城1日讯)自小对美术有兴趣,但长大后所从事的行业与艺术毫无相关,直至10几年前,古天发在机缘巧合之下,发掘他隐藏的艺术天赋。
在浮罗山背土生土长的古天发(59岁)属于大器晚成类型,童年时期对艺术的兴趣被“贫困”给扼杀,随后在中六毕业后,他离开家乡,在吉隆坡、怡保、峇株巴辖和新山工作。
古天发是韩江中学毕业生,曾从事过保险代理、记者、销售代表、分公司经理、报章代理、商人,所有行业都与艺术毫无相关。

他接受“马新社”访问时说,在外打拼多年,直至2004年,他决定回乡照顾父母。
“当时我觉得,俩老年纪渐长,我应该照顾他们,因此决定返回浮罗山背,将时间留给挚爱的家人。”
谈及与艺术的渊源,不得不提及,他在2009年榴莲季节时,所认识一群来自吉隆坡的画家,当时他有观察他们彩绘油画的方式,也有向他们求教。

古天发也是浮罗山背艺术协会创办人,他指出,那群画家离开之时,也将一些画具如画笔、颜料、调色刀等留下,而这些画具,也成就了他26年以来的“第一幅”作品。
他指出,他尝试使用混合颜料的调色刀来作画,结果他的第一幅画,充斥着黄色及泥泞的背景,看似山崩。
他认为,使用调色刀来作画,更符合他喜欢轻松自在的生活方式。
自那时候起,古天发开始创作一系列艺术作品,包括浮罗山背的风景,如渔村、稻田、槟城的道路及当地的节日和文化活动。
他也曾前往纽西兰、澳洲、中国、英国、香港、澳门、印尼、泰国、新加坡等多个国家参加艺术展。
阿古刀画 浮罗山背名产
在过去的13年里,古天发的刀画一直是他的优势,而他也自己命名“阿古刀画”,树立品牌。
他的作品在各地拍卖会上出售,而其名字也出现在2015年8月出版的《310马来西亚艺术家》一书中。
然而,古天发说,他现在更倾向于慈善事业,尤其是在疫情之后,他更希望可以通过其艺术作品,为慈善组织筹款,以帮助不幸的人。
“疫情前,我曾捐献逾20幅画作,予特殊学校儿童,并筹募近30万令吉。”
他指出,在慈善拍卖中,他的最高纪录是在新山,其画作以12万令吉被拍卖而出。
↓↓精彩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