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腳11日訊)雖然本地栽種外國品種的蜜瓜,口感不輸進口蜜瓜,然而本地蜜瓜園才剛收成,卻遇上中國進口蜜瓜搶灘市場,導致本地業者面對蜜瓜滯銷,原本每公斤可賣25令吉,如今只能賣不足15令吉。
大山腳甘榜勿刹花果山腳下的一座蜜瓜園,以溫室方式栽種各種國外品種蜜瓜,目前以栽種荷蘭翡翠蜜瓜應市;業者王讚銓今日受訪時說,由於本地市場對其所栽種的蜜瓜有需求,故栽種應市。


蜜瓜園栽種的荷蘭翡翠蜜瓜,已進入收成時期,登山客進入溫室內體驗蜜瓜種植的過程。
“在疫情期間開放後,市場再有需求,就再次種植蜜瓜,但經75天種植後,收成逾90%,卻碰上來自中國的進口蜜瓜搶灘,導致我所種植的蜜瓜價格下跌,面對滯銷下,隻好批發至吉隆坡銷售。”
他說,疫情趨緩開放後,熱門的花果山迎來許多來自全馬各地的登山客登山,下山時順便購買蜜瓜及參觀,因有生態旅遊潛能,故計劃打造為相關景點,迎合當下往戶外走動的生態旅遊趨勢。

他透露,已有一些導遊到來了解其蜜瓜園,也計劃會帶團來。
對農業種植感興趣的威省市議員王澤欽,今日走訪該園並與業者交流後說,該園種植的蜜瓜脆、甜、香,可進一步拓展當地的生態旅遊,該園所處位置在督坤山周遭,包括大山腳市區都已在威省地方藍圖中列為生態區和古跡區。


本地蜜瓜園透過溫室栽種,成長期間必須小心嗬護,外人不能隨意進入溫室內觀看。
“大山腳需要更多這類旅遊賣點,市政廳會盡量協助業者推廣,也能與相關機構如農業局配合推動。”
他補充,一些運用獨特農業技術耕種的蔬果園,可以發展成旅遊賣點,帶給遊客不一樣的體驗及透過種植法分享,對農業有進一步的認識。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