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溪大年1日訊)金馬侖葉菜過剩丶價格下跌,雙溪大年一些雜菜飯攤業者因進貨價格減低,賣價也隨著調降20至30仙,不過也有些業者因平時都是挑選“上好”等級的蔬菜,價格上沒有很大優勢,因此價格維持不變。
本報記者走訪3家雜菜飯攤了解,向金馬倫菜農取貨的業者們,都指蔬菜便宜了,但是炒菜需用到的食用油和各種調料,都沒有降價,有些還起價了,因此盡管蔬菜便宜,再綜合加上其他費用,賣價也降不了多少。

薪鴻運飲食中心內的雜菜飯檔業者餘女士指出,她一向來都是向金馬侖菜農進貨,每日烹煮約20種蔬菜,菜價在一周前就開始稍降了。
“雖然菜降價了,但其他東西如調料和配料都沒有降價,因此我賣的價格也無法調整太多,依據顧客拿的菜量,大約會比往常便宜20至30仙。”
食寶飯業者李女士說,該店每天準備15至20種蔬菜,加上員工和勞動力有限,平時都是向菜農購買“上好”等級的蔬菜,所謂的上好即是,蔬菜新鮮無需再另外挑選。
“蔬菜都有分等級,若是拿最低級別的菜當然比較便宜,不過需要自己分類,挑出損壞的丟棄後,所剩的也不多。”
“因此我們都是直接買最新鮮的蔬菜,但是價格上沒有多大優勢,即便現在菜價跌了,我們的進貨價也差不了多少。”

她說,並不是全部蔬菜都便宜,如茄子丶青白菜花丶四季豆等,都是比較“有價”的蔬菜,價格保持不變。
“蔬菜便宜,但是食用油丶蠔油丶醬油都起價了,有些蔬菜還是搭配肉類一起炒,整體上我們的菜價都是保持不變。”
當地菜農的菜價更便宜
天天亮飲食中心內的咖喱香辣飯業者毛小姐說,該攤的蔬菜都是向雙溪大年菜農進貨,扣掉中間商差價丶運輸費及人工費,更加便宜。

她說,這裏菜農的菜價不高,就算是稍微調漲,還是比向中間商購買金馬侖蔬菜來得劃算。
“本地菜農的菜價都比較穩定,若是上漲太多,會考慮不賣某種蔬菜,改為其他蔬菜替代。”
她說,該攤不受金馬侖菜價影響,還是維持回原本的售價,早前也沒有調漲過價格。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