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莫哈末胡先 |
年龄:74岁(单身) |
年资:约20年 |
当车夫前职业:旅游船助手 |
“当我赚30令吉,就存20令吉,没有收入时才不会慌。”
这是74岁的老三轮车夫莫哈末胡先的理财观念,这观念也助他度过新冠疫情那段零收入的时期。
他受访时坦言,踩三轮车收入微薄,仅仅足以维生,也没有财好理,但自己要会想,要为自己未雨绸缪。
“当赚到一些钱时,扣除三餐费用,大部分得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即使不多,但也得存,别把钱花光。”
莫哈末胡先也把三轮车当家,省下每月房租。
他说,以前曾租房住,月租300令吉,后来想想倒不如省起来,就住在三轮车里。
“今非昔比,现在哪像以前年代,衣食住行都很便宜,如今百物涨价,东西越来越贵。”
他回想60年代时期,一趟三轮车,从海墘码头去光大,只不过四五角钱,三角钱就可以吃到一碗面。
“现在?一碗面要5块钱。”
他分享,年轻时曾到新加坡当罗厘司机,后来回来槟城,正好那个年代很多人踩三轮车,他也跟着朋友做这行。
“以前的人没有能力买车丶买摩哆,大家的代步工具不是巴士,就是三轮车,那个年代踩三轮车也算不错的行业。”
他说,踩了几年,他又转行去当旅游船助手,跟着船出海。后来因为上了年纪,不堪一直在船上晃着,於是又回来踩三轮车。
“算起来,没有做旅游船助手后,回来踩三轮车,也踩了十多年。”
赞赏何雪仙助车夫们
莫哈末胡先也参与“希望的旅程”计划,他对该计划发起人何雪仙赞赏有加。
他说,幸好有她,三轮车夫在疫情时期,还有一点收入。
“她有时还买食物过来,新年时还带我们去买新衣,这样的好心人很少见了。”
谈到旅游业逐渐复苏,莫哈末胡先说,现在的生意是比之前好一点,尤其学校假期时。
不过他说,平日就继续淡静,有时也看运气。
“我现在一天能踩大概两趟,不能勉强,免得搞坏自己身子。”
报导:陈丽玉
摄影:陈丽玉/何雪仙提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