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许亚福 |
年龄:59岁(单身) |
年资:10年 |
当车夫前职业:水喉工友 |
“我不是伸手将军,只要我还有能力,我要自食其力。”
59岁的前三轮车夫许亚福(Ah Hock),很坚定的说。几年前他因为患皮肤癌,无法再踩三轮车,因为“希望的旅程”(A Ride of Hope)计划,他还能够在这行,靠自己劳力赚取生计。
他是该计划中的三轮车交通督导员。2021年5月开始,他获安排这个岗位,在多辆三轮车同行时,负责开路及确保交通安全,同时负责联系车夫,协调骑程安排。
(摄影:陈丽玉)
Ah Hock当三轮车夫前是一名水喉工友。因为水喉工时有时无,加上踩三轮车时间又自由,所以他在49岁开始踩三轮车。
“原本日子还过得去,但2015年医生诊断我的右脚有皮肤癌,自此我就不能踩车了,那段日子幸好有朋友和好心人接济,一天过一天。”
Ah Hock说,当时医生为他开刀,割除右脚有癌细胞的部分,他在槟城中央医院住了整整一个月。

他说,因为右脚的伤口,他无法使力,若勉强使力伤口处会流脓,所以他一直用绷带包着伤口,每天清洗伤口,以免受感染。
“现在我的伤口好很多了,感谢Priscilla何雪仙,她发起这个计划打救三轮车夫,安排我顾交通。”

他讲解说,只要有5辆三轮车或以上同行出车,他就有薪酬。每名三轮车夫可凭券换取一小时50令吉酬劳,而他也获分配一张50令吉票券。
“必须是5辆或以上我才有酬劳。我很感恩,虽然赚得不多,但起码我还能自食其力。”
他回想,若没有“希望的旅程”这个计划,新冠疫情及行动管制那段日子,三轮车夫的日子就更辛苦了。


曾睡三轮车
Ah Hock以前踩三轮车的那段日子,三轮车是他的家,他每晚将三轮车停在街边,在里头睡觉,每晚如是。
早阵子他获好心人资助,在市区租一间房间住。他很感谢过去帮助他的每个好心人。
“希望的旅程”计划在6月结束了,Ah Hock说,有好心人担心他没有收入,介绍他入住安老院,在里面安稳的生活。
“我有考虑,毕竟住安老远院不必愁三餐,我也可以在帮忙干一些活儿,我会修水喉,能够有一点贡献。”
Ah Hock在本头公巷出生,半辈子都在那一带生活,他毕竟仍眷恋自由自在的,与三轮车夫朋友们一起的生活。
但他同时也做好心理准备,一旦身体状况不许可,他只好接受这样的安排。

顾交通的日子有悲有喜
“踩三轮车和顾交通的日子,有快乐,也有伤心。”
Ah Hock分享说,快乐的是遇到好客人,会欣赏三轮车,也尊重三轮车夫。
“一些客人在骑程结束,要离开之际,会静静走过来递给我小费;而伤心的经历就是被人骂。”
他说,有时他顾三轮车交通时,遇过一小部分的摩哆骑士,会破口大骂说“这不是你老爸的路”,但为了一口饭没办法,还是得忍气吞声。
“但也有很多友善的的驾驶者,看到三轮车会让路给我们,我会跟他们说 Thank You。”
Ah Hock对古迹区很熟悉,每次有“希望的旅程”三轮车团时,他也会参与路程安排,他也负责联系参与的车夫。

希望乘客脸上有笑容
“不是给我钱就开心,我希望骑程结束后,乘客的脸上是有笑容的。”
Ah Hock很认真的说出,他之前当车夫时,对这份职业的态度。
“如果乘客脸上有笑容,证明他满意,也感受到坐三轮车的乐趣,这样我也会开心。”
他也说,乘客一上车,车夫就有责任确保乘客的安全。
“所以我会以安全为先,会提醒乘客一些必须注意事项。”
他举例,首要就是上下三轮车,不能从前面上下,必须是旁边,因为前面很容易倾前,不小心就会跌倒。
“我也会提醒乘客,财不露白,必须顾好钱包,如果有小孩,也要顾好小孩。”
他也会提醒乘客,去到景点不要急着拍照,一些地方要先问准主人家。
报导:陈丽玉
摄影:陈丽玉/纪允贤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