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簡
APP
主頁 > 今日北馬 > 威省

回鑾

電線杆

大山腳大士爺

28尺高大士爺

文 文 文

大士爺高過電線杆 眾誌成城撐電纜

(大山腳15日訊)28尺大士爺紙紮金身比還高,為將之完整越過街頭的電纜直達焚化地點,善信眾誌成城使用4根鐵條撐高電纜,小心翼翼調整大士爺;當金身通過那一刻,全場立即歡呼澎湃!

雖然從大士爺坐鎮的盂蘭廣場大士寶殿,到巴刹街與丹比路交界焚化地點僅約百多公尺距離,但一路上卻是充滿挑戰,數以千計的善信們屏息、祈求,期盼這一年比一年升高的大士爺金身,能一路順利焚化。


(攝影:羅健傑,第22分鍾大士爺紙紮金身開始移出)

工作人員用鐵條將電纜頂高,大士爺金身稍作調整,完美越過電纜的那一刻,現場善信一片歡呼,展現團結一面。
到達堆積如山的祭品後,考驗工作人員將大士爺金身擺正的功力,必須齊心協力將各角度調整好才能辦到。
大士爺紙紮金身焚化回鑾,頭部陷入火海中,善信高呼興旺發。

因此,除了金身焚化,大士爺如何在一片眾誌成城下,從大士寶殿移出馬路、越過電纜、在堆積如山的祭品中央擺正,都是活動的最大看點,這場北馬最盛大的儀式中,昨晚10時吸引數千善信到來恭送、觀看及膜拜。

據了解,相對於往年,金身過程極為順利、完美,盡管越過電纜時必須稍作調整,但大士爺的頭部部件、金身左右兩側完好無損,最後移至祭品堆上,也較往年擺得正及順利,現場善信高喊“興、旺、發”歡呼連連。

大士爺金身底下的祭品,也隨金身一同焚化。
大士爺回鑾後,彭榮欽(中)率領團隊,步行將大士爺香爐送至明年爐主的安爐地點。

根據大山腳埠眾盂蘭勝會理事會主席拿督斯裏彭榮欽,金身隨後在熊熊烈火中坐化中央,寓意來年旺四方。

金身焚化後,也是今年爐主的彭榮欽,即率領逾百名善信團隊步行約7公裏,移送大士爺香爐至明年爐主林德如的安爐地點安爐。

一行人昨晚約10時20分從大山腳市區,步行經過及取道商業園、居林路、點心城、和平路、阿爾瑪園、鬆林園前往阿爾瑪,並於晚上11時45分抵達安爐地點。

一連15天慶讚中元的祭品在盂蘭廣場堆積如山,堆疊起來的高度,甚至高過一名成人許多。
今年複辦實體慶典,已然不同面貌,善信們戴口罩,趁大士爺晚上回鑾前到來上清香膜拜。
接近回鑾時辰,善信和工作人員手快腳快,將盂蘭廣場的祭品搬移到焚化地點。
多支義務消防隊在現場守候,回鑾焚化時,消防員就會向四周圍澆灌水源為現場降溫。

今年面貌不同 善信戴罩恭送大士爺

過去2年沒辦實體慶典,今年複辦,已然不同面貌——善信們皆戴口罩恭送大士爺。

大山腳埠眾盂蘭勝會慶讚中元,作為大山腳的文化,每逢農曆七月舉辦的慶典熱鬧舉辦15天期間,全天開放讓各地善信、遊子、各行各業社團組織,甚至國外遊客及異族信徒到來參與及膜拜,人潮絡繹不絕,祈求闔家平安、風調雨順。

大士爺回鑾前,一市民以大士爺香爐的煙熏祈福。

盂蘭廣場內善信堆積如山的祭品,當晚在時辰前由大批工作人員和善信搬運至鄰近的焚化地點擺放、完好堆疊,形成大士爺隨後移送至此坐鎮其上的“基礎”。

大山腳埠眾盂蘭勝會在大山腳已有138年香火曆史,向來慶讚中元活動餘款都會在事後擇日捐獻教育予日新獨中。

↓↓更多新聞↓↓

電線杆 眾誌成城撐電纜">

高興
高興
驚訝
驚訝
憤怒
憤怒
悲傷
悲傷
關懷
關懷

回鑾

電線杆

大山腳大士爺

28尺高大士爺

相關文章

華女司機疑哮喘發作 車子失控 險撞2大叔 電線杆

北海2鬥母宮 數千善信 雨中恭送九皇爺回鑾

滂沱大雨無阻九皇大帝回鑾 善信撐傘 冒雨 護送

逾2000名善信 雨中恭送九皇大帝回鑾

大山腳將辦2大品牌活動導覽 檳導遊今參觀大士爺製作

羅厘卡到電纜拉斷電線杆 砸到轎車

本网站将存储和使用您的 Cookie 数据,以改善在我们网站上的体验。
同意
mywheels
人氣瀏覽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