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城30日訊)“賣菜街不時有羅裏出入,在賣菜街擺攤比在牛幹冬更危險!”
在賣菜街賣果汁20多年的梁雄基認為,在牛幹冬擺攤比較安全,而且在賣菜街他只能擺兩張桌子,在牛幹冬他可以擺8至10張桌子。
他今日在馬華巴當哥打區協調員黃德亮召開的記者會上,這麼說。
攝影:梁儀雅
他也說,賣菜街沒有垃圾桶,導致他每天必須把垃圾拿到吉靈萬山的垃圾桶。
煮炒小販劉先生也希望,賣菜街能夠在小販擺檔的時段封路,因為太危險了。

“我現在也是把垃圾偷偷丟到隔壁街,而且還深怕被人看到。”
黃德亮指出,賣菜街路窄,又常常有羅裏出入,比牛幹冬更危險。當局把小販遷入賣菜街後,就置小販不理,猶如棄嬰。

他也譴責州政府沒有規劃賣菜街小販,而且堅決不封路,導致當地經營的小販每天提心吊膽做生意。
他質問當局為何不進行可行性報告,並指可以拿紐冷情況做參考,該處已經封路好幾年了。

“除了沒有封路,州政府及檳島市政廳也沒有在當地設立垃圾桶,導致一些顧客垃圾亂丟,整個地方顯得髒亂。”
他指出,當地小販提議,在營業時間,即下午4時至午夜12時全面封路,而且,封路後除了可保障食客與小販安全,桌子椅子還可擺放在路中間,增加當地食客用餐空間,也帶來更多生意。

他促請檳島市長拿督尤端祥,該區州議員兼檳首長曹觀友認真看待此事,親自到賣菜街巡視,了解小販和食客的不便,以做出正確的決策,不要等到意外發生了才來做安全措施。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