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山腳一條毫不起眼,漁船數量不多,水質欠佳丶平時四下無人一片靜謐的瓜拉柔府河(也稱柔府河),驚動澳洲主權邊界行動聯合執法機構和檳城海事局到來視察。
先說說這河的曆史和特點,此河在大山腳開埠時期占據重要地位,早期是該市鎮水路運輸,從河口一路綿延至南眉河,直通巴當拉浪一帶,據傳以前河床尚深,駁船可駛入;這條河口因後期產蚶,岸邊布滿蚶殼,沿河紅樹林隱密,又緊鄰人煙稀少的荒野和工業區。
站在河口簡陋的碼頭上,木蔻山和檳島映入眼簾,從河口開船很快就可以進入檳威之間的海域,然後向左行駛約11公裏就可以越過檳城第二大橋,穿過橋底後就是一望無際的馬六甲海峽,這裏可通往世界各地如印尼丶緬甸丶孟加拉丶斯裏蘭卡等。
這條河早期是推動大山腳發展角色之一,後期變成偷渡客和毒品走私轉運站的罪案熱點地區,不法分子登陸此處後,可以把大馬當作中轉站通往世界各地,如印尼丶澳洲。
曾有來自印尼亞齊(距離北馬並不遠,按穀歌地圖測距約500公裏)的不法分子偷渡來到我國後,因燃油耗盡,船員便上岸向村民索取燃油。
要掃除偷渡和毒品活動,除了頻繁巡邏,使用先進的船隻和偵查配備,要捕漏網之魚,最有效也是最傳統的策略,依然是警民合作,讓村民成為執法機構的耳目。
不過,罪案的出現,通常都是一種“供需關係”的存在,不法分子肯定是獲得本地人裏應外合,提供協助才敢擅闖,因此執法機構如在鄉村宣揚防範罪案高深道理,並不能引起村民的共鳴,畢竟他們在乎每天三餐溫飽。
澳洲跨國打擊偷渡罪案,我國想要長治久安,得從經濟丶教育下手,長期性改善地方經濟及教育,不是給一次性援助金,隻有讓村民擁有更好的生活收入,不靠非法收入掙錢,如此警民合作才能取得最大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