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選風越吹越猛,國陣主席阿末紮希拋出“水災可大選”的爭議性言論,另一方則排山倒海攻擊執政政府,是否如此不體恤民情,要選擇在水災季節進行大選。
然而,在檳城,也有某些政治人物,神龍不見首尾,你不僅24小時全天候找不到人以外,甚至還可能連他的選區服務中心在哪裏都看不到。
消失的選區服務中心,聽起來好荒謬,但確實在現實生活中上演。
身為記者,我時不時也需要電訪政治人物,針對一些課題向政治人物了解現象,但下場可能會是。 。 。
電話那端,傳來的是。 。 。 (嘟嘟嘟)或是一把悅耳的女聲,對你說“Number yang anda dial, tiada dalam perkhidmatan”,就和該名政治人物一樣, “tiada dalam perkhidmatan”。
不體恤民情的,又何嚐隻是阿末紮希呢?
憶起新冠肺炎疫情時期,上述政治人物的選區,屬於“重災區”,當地人民還是沒有機會“一睹風采”,因政治人物還是不曾露面。
當地非政府組織很多,居民也多,一旦發生任何事故,居民將會習慣性,直接向非政府組織求助,將人民互愛互助的精神,發揮得淋漓盡致。
誒,所以我們是不是誤會該名政治人物的苦心,說不定這才是他最終的目標,希望可以讓人民,達到自給自足的境界,不必依靠任何政治人物的援助。
嗯,這個可能性,還是有的,畢竟我們要相信,希望永遠在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