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威省過去多年來因工業蓬勃發展的需求引進大量外勞,不少靠近工業區的住宅區,因雇主租下附近的屋子作為外勞宿舍,導致原本隻是本地居民居住的住宅區漸淪為“外勞村”。
比如,靠近北賴工業區的威中龍鳳花園,幾乎可說絕大部分屋子都是外勞所居住的宿舍,威中武吉丁雅英雄園和英雄城,則約40%屋子被租作外勞宿舍。
此外,柔府一帶的住宅區也成為武吉敏惹工業區工廠的外勞所居住,威南方面則是祝清坤園和柏裏碧絲園,也有同樣的情況。
根據觀察,雇主普遍傾向於租用雙層或三層的民宅單位作為外勞宿舍,因這類民宅有較大的空間容納更多外勞,所開銷的租金比較劃算,有些地區也有組屋單位被租作外勞宿舍。
由於市場有外勞居住的需求,自然就有供應滿足這類需求,於是許多早期出自投資用途而購買有關產業的屋主,紛紛將屋子轉租出去,外勞逐漸大量入駐當地,一些有了經濟能力還幹脆在當地做起生意來。
比如龍鳳花園偶爾會看見外勞在屋前做起車衣工賺外快,以及賣雜貨、烹飪等,過去威省市政廳雖展開多次取締行動,但當地依然春風吹又生。
外勞入住住宅區引起最大問題是廠巴,每天早午晚上百趟次進入住宅區內接送外勞,非常幹擾居民日常作息,不隻阻擋居民車輛進出,許多廠巴司機是邊開著引擎邊等外勞上車,導致社區烏煙瘴氣,司機魯莽駕駛,意外頻頻發生。
為解決這問題,對於住宅區內本地居民仍占大多數的,還可通過爭取要求市政廳,憲報住宅區列廠巴禁區;但對於高達90%以上外勞居住的住宅區,真的只能認命繼續住或搬走。
不過,與其設禁區、浪費執法資源監督,如果廠巴照闖禁區,豎牌禁止也沒用;最好的長遠方案就是遠離民宅、在工業區附近建外勞宿舍,或探討規定工廠在其範圍內,設廠也設外勞宿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