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4日訊)“甲拋峇底,我來了!我要成為打破巫統堡壘區的第一人。”
與希盟展開大選合作的民主聯盟黨(MUDA),在第15屆全國大選獲誠信黨讓席,在甲拋峇底國席競選。該國席年輕候選人丹尼爾,接受《中國報》訪問時,作出上述喊話。
甲拋峇底國席是MUDA在檳州競選的唯一議席。原任國會議員為已連任2屆議員的巫統強人禮查馬力肯,也是房屋及地方政府部看守部長。

26歲的工程師丹尼爾,受訪時強調,無論任何政黨,希盟丶國陣或國盟,都不應該擁有傳統強區或堡壘區的概念,否則就會讓有關議員或領袖,活在舒適圈,陷入穩贏的迷思。
“此次競選,我誌在破解這個迷思,絕不讓不思進取丶過慣舒適圈的議員,有機會在5年後再向選民‘釣票’,因為禮查在擔任2屆10年國會議員後,選民已給了他足夠的時間,去證明能為甲拋峇底帶來什麼改變,如今是選民驗票的時候。”
詢及獲分配在甲拋峇底競選,是否意味著該國席對MUDA有特別之處;他透露,這是MUDA與希盟協商後的結果,沒有任何特別之處。“我們的目標隻有一個,就是打倒國陣及推翻貪腐的政府。”
不過他坦承,MUDA在全國獲分配的議席,多數對壘重量級人物,因此對他來說,甲拋峇底一役也是艱辛的戰役。

無論如何,他對甲拋峇底人民有信心,因為經過5天的走訪,選民給予的回饋都很正面,也很歡迎MUDA的到來,選民反應鼓舞,讓他驚訝。
“走訪發現,選民都有改變的思惟,他們拒絕國陣,認為還有國陣領袖需要被押上審判台,面對裁決。”
接觸選民 面對挑戰
MUDA是新政黨,在接觸選民時是否面對挑戰?丹尼爾坦言,在鄉區的確面對問題,因為網絡覆蓋率有限,甚至一些地區沒有網絡,無法瀏覽到社媒,因此選民自然也不認識MUDA,需要經過一番解說。
“不過,城市及半城鄉地區,則沒有面對這方面的問題。無論如何,選民都認識希盟,因此在介紹MUDA是與希盟合作時,他們都很歡迎。”
他說,甲拋峇底國席是由3個州選區組成,但社會經濟結構及基本設施差距很大,尤其在本那牙鄉區,一些地方沒有網絡,柏淡則高度發展丶路況良好丶屋業發展也密集。
“因此,我希望平衡這些地區的發展,為甲拋峇底注入新的能量與改變。”

他較後在面子書貼文,其競選機關超過80名成員,全部都是誌願人士,競選基金隻有2萬5000令吉,這是在9月舉辦籌款晚宴上所募得。
力爭2萬5000首投族
丹尼爾說,甲拋峇底國席共有2萬5000名首投族,是他極力爭取的年輕選票,並矢言會通過其專業知識,把甲拋峇底打造成高度發展及高科技的選區。
他會把競選策略,專注在甲拋峇底面對的3大主要問題,即就業機會丶教育機會及體育競技平台。
經過他走訪了解,甲拋峇底就業機會少,當地人需要到外地工作,但掙到的薪水又低,無法購買房屋等滿足基本生活所需。
“教育也很重要,可以改變一個家庭的生活,因此我也要確保沒有人因為負擔不起教育費或學位配額,而受忽略。同時,我也有意爭取引進足球場,讓年輕人擁有平台發揮所長。”
他強調,如今選民要的是持續性發展,而非每5年一次的大選承諾,通過辦活動送豐富獎品來吸引選民。
家人全力 支持參政
丹尼爾說,家人全力支持他參政,並鼓勵他隻要是做對的事情,為大馬人民鬥爭,就勇往直前。
他感謝父母的支持。其父親今年76歲丶母親67歲,都已退休。他共有4名姐姐,是一名獨生子。
目前是日落洞區主席的丹尼爾,於2020年9月加入MUDA,為檳州MUDA其中一名創始會員,當時會員少於10人,如今檳州注冊會員人數達到1萬1000人。
甲拋峇底4角戰 圍剿禮查馬力肯
甲拋峇底國席,此次大選爆發4角戰,國陣派出兩屆國會議員兼房地部看守部長禮查馬力肯,原區守土。
代表國盟的伊斯蘭黨,則委派女將西蒂瑪絲杜拉叫陣。MUDA候選人則是丹尼爾。
此次大選,祖國行動陣線也加入戰圍,派出泛伊陣線 (BERJASA)的哈密迪上陣。
據選委會截至今年9月15日的數據,甲拋峇底國席共有8萬3135名選民,為全檳巫裔選民第二多的選區。巫裔選民占80.05%,華裔15.35%丶印裔4.17%丶其他0.43%。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