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城22日訊)檳州衛生委員會主席諾麗拉說,檳城中央醫院目前共有2245宗手術被積壓,預計病患平均需等上3至6個月的時間動手術。
“普通手術(120宗)、眼科手術(329宗)、耳鼻喉科手術(80宗)及整形手術(100宗),預計需等待3個月;泌尿科(297宗)、骨科(518宗)及心胸肺科(801宗),則預計需等待6個月。”

諾麗拉是在第14屆第5季第2次檳州立法議會,如是回覆馬章武莫區州議員李凱倫的書面提問。
她說,為解決手術積壓的問題,衛生部已批準使用冠病基金的撥款,將手術外包給私人醫院。
她說,這項對策早在2020年就曾進行以減少檳城中央醫院、詩布朗再也醫院和大山腳醫院累積未進行的手術,檳州衛生局獲撥款500萬令吉以使上述措施成功在今年進行,衛生部明年也會繼續以此措施減緩手術積壓問題。
“衛生部計劃提升檳城中央醫院,即可容納329張病床的婦女和兒童部大樓的計劃,目前處在設計階段,預計將可在2025年首季竣工。”

她說,至於可容納216張病床的專科和病房樓,以及幹細胞服務中心大樓,則在招標階段;詩布朗再也醫院方面,擁有316張病床的多層大樓將在2023年第三季完成。
“浮羅山背醫院方面,急診、法醫和病理部門的提升,則處在移交程序階段。”
她補充,檳州6家政府醫院,即檳城中央醫院、浮羅山背醫院、詩布朗再也醫院、大山腳醫院、甲拋峇底醫院、雙溪峇甲醫院,目前還有能力滿足檳州人民的醫療需求。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