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羅士打8日訊)根據第15屆全國大選及巴東色海選舉成績 ,希盟要在來屆吉打州選中贏得州執政權並不樂觀,最好的情形隻是保住現有的13議席。
公正黨亞羅士打前國會議員曾敏凱接受《中國報》訪問時說,吉打有36個州議席,對希盟而言,哥打達魯阿曼和峇甲亞蘭州議席相對是安全,勝出的幾率較高。
“至於西塘丶居林丶魯乃州議議席的勝算則較危險,因為這兩個議席的巫裔會比上述兩個州議席較多,但不是沒有勝算。”

他認為,峨侖和德卡區,希盟或會守土不成功,如果上述所提到的議席都沒勝出,那麽其他以巫裔占大部分的選區更不用說了。
他指出,在亞羅士打國會議席下,亞羅孟古魯丶彭加蘭坤洛是伊黨的強區,因此國盟有機會重奪這些議席,而蘇卡默南迪方面,排面上是輸的,但若巫統和希盟合作,把選票集中,或許這議席還能穩住。
“在大選時,巫統選擇不支持馬華,造成國陣的得票率很低。若希盟國陣能合作,或還可以勝出。”

他說,依據現有的情況,國陣和希盟在未來選舉可能會合作,但這對希盟而言不具備優勢。
“國陣沒上陣的地區,國陣支持者或不會把選票轉向希盟,反而轉給國盟,至於希盟不上陣的地區,非巫裔不想把票投給國盟,那麽他們就會把票投給國陣。”
他說,在第15屆全國大選,吉打港口以大比數勝出,對於旗下的州議席,希盟勝出的幾率也不大。
他提醒,提高投票率不見得對希盟有利,因為提高投票率除了希盟支持者增加,國盟的支持者也在增加。
“根據現今局勢,國盟在吉打州選未必大獲全勝,但絕對具備優勢。因此,希盟最樂觀的情形隻是保住現有議席,這不包括土團黨和祖國鬥爭黨所贏的議席,也不會有增加議席的情況出現。”

希盟若未來過關不易
曾敏凱指出,希盟和國陣的合作模式無法長遠,如依舊使用舊模式,那麽來屆選舉,希盟要過關恐怕不容易。
他說,非巫裔支持希盟的比例已達約90%,如今希盟已不能靠馬來票分裂來勝出,某種程度上還是需要馬來票才能取勝。

他指出,希盟也不要再抱有派巫裔候選人出戰,就能獲得更多馬來選民的支持的錯誤關觀點。
“如在雙溪大年國席,國盟候選人林桂億獲得許多馬來選民的支持,而希盟能在該國席勝出是因為該國席非巫裔選民比例較多,再加上原本所獲得的巫裔選票本就不多,因此流失的也隻是少部分。”
國陣退選沒有幫助希盟
曾敏凱認為,巴東色海的選舉成績與第15屆全國大選的情況相差無幾,國陣退選後,其選票也沒有明顯地轉向希盟。
他指出,巴東色海選舉的投票率有所降低,隻有69%,而國盟卻拿到5萬1637張票。
“理論上,投票率減少,得票率也會減少,國盟拿到的票數理應不會那麽高,但這也證明了,國盟的競選資源豐富,該黨也有辦法鼓動支持者出來投票,反之希盟國陣的支持者出來投票的百分比降低了。”

他認為,國陣退選後,其支持的選票沒有明顯地轉向希盟,反之可能是轉向國盟,或是選擇不出來投票。
他指出,根據如今情況,在吉州,希盟有50至60%的巫裔選票流失,而國陣有30至30%的巫裔選票流失,改轉投國盟。
“每個地區的的情況不一樣,如在柔佛州,希盟流失的選票則沒那麽多,而有些地方相對會更多。”

國盟將取代國陣
曾敏凱認為,國盟將在未來取代國陣,成為第一馬來政黨。
他說,巫裔在上屆大選開始,就已經準備離開國陣,而兩個單一馬來政黨伊黨和土團黨的合作,也讓他們傾向把票投給國盟。
他說,在北馬和東海岸,傾向國盟的巫裔會比其他州屬要多,國陣和希盟流失的選票比預想中更多。
他舉例,在亞羅士打,或許因為宗教因素,國陣的流失的選票更多,才讓馬華的得票不到一萬。
他說,希盟在未來的選舉面對很大挑戰,要向巫裔證明,非單一馬來政黨也一樣可以將國家管理好。
“首投族或沒有想象中對政治有成熟的看法,因此需要去除宗教元素,要改變他們的思維。”
報導:洪卉嬪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