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米其林指南》被譽為餐飲業的“奧斯卡”獎,是全球餐飲業的權威指南,這也是大部分的餐廳及主廚的夢想。
但來到檳城,卻又不是那麼一回事了。
在上周公布的大馬《米其林指南》,檳城雖然有46家餐廳及小販入榜,但入榜業者的歡呼聲並不大,甚至還引起了一些議論。
有一些獲得米其林指南必比登推介及入選餐廳的小販及業者,完全不知道自己已經入榜、有者表明自己並不在意是否入榜,更有者擔心入榜後會應付不來大量的顧客。
檳城一直都是我國,甚至是全世界聞名的“美食天堂”,就算在過去沒有《米其林指南》的加持,大家隻要提及檳城就會想到美食,也不會有人對檳城是“美食天堂”這美譽提出任何異議。
所以,檳城真的需要《米其林指南》,來告訴大家檳城的食物有多好嗎?
過去曾聽說,有同行在訪問一些著名的小販時遭到拒絕,小販甚至不歡迎記者的到來,除了是沒時間接受訪問,也有小販表明,如今生意已經做不來,不需要再進行宣傳了。
這就是真正有實力者的“硬氣”,不需要額外宣傳,隻要食物好吃,食客自然會找上門。
而且,這份《米其林指南》也引起檳城人的熱論,不是因為名單上的食物不好吃,而是這份名單並不能作為檳城美食的指南,還有很多檳城人心目中的美食沒有入榜。
口碑就是最好的廣告,檳城其實早已有《米其林指南》,遊客及本地人的口碑,就是最道地的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