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人說吉州內陸擁有豐富的曆史遺跡,和檳州一樣,許多地方都適合發展成為旅遊景點,但這等言論說了幾十年,吉州內陸的發展雖然已比以往較好,但它依然還不是個旅遊勝地。
每5年一次的選舉,當中不乏候選人會把將吉州發展成為旅遊勝地作為一個競選宣言,吉打州政府同樣如此,行政議員們侃侃而談,但這些永遠都隻是說而已。
吉州確實是有許多曆史古跡,但除了較為著名的那幾個外,其他的曆史遺跡都處於荒廢、雜草叢生的狀態。
看看土耳其,幾根柱子,剩下半個房子的曆史古跡也可以是個旅遊景點,怎麽到了我們這邊,就是荒廢而不能善加利用呢?
而在吉打州則是處於荒廢狀態,如擁有137年曆史的旺末沙曼運河,要維修則無能為力,修復曆史古跡,打造旅遊景點,隻是說說而已。
曾經到過擁有上年年曆史的布央穀,但可悲的是,遊客隻有幾人,無人重視這個可追溯至公元3世紀的曆史古跡。
吸引遊客到來不隻是打造旅遊景點而已,還需要配合宣傳,但吉州的可能是宣傳了個寂寞吧。
吉州內陸一向來給人的感覺是與浮羅交怡分開的,浮羅交怡是個旅遊勝地,無論是在國際上或是國內,都是數一數二的高人氣,但是有不少人不懂交怡島其實隸屬吉州。
要景點吉州有,要古跡吉州也有,但卻缺乏包裝宣傳,積極推動響應。
旅遊業競爭激烈,吉州不能隻是依靠交怡島作為旅遊景點,需要發掘及宣傳更多的旅遊景點,增加遊客的新鮮感,而不是來到吉州,只能去浮羅交怡,或是路過,目標其實是到泰國合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