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溪大年10日訊)大馬華人足球總會與吉打華人足球公會,舉辦為期兩天的“草根足球教練課程”,培訓31名草根足球教練,以期能透過栽培教練,藉此鼓勵更多華小,成立足球隊,讓足運能在華社更普及化。
馬來西亞華人足球總會會長拿督劉開強指出,他在2019年出任總會長,而草根足球教練課程並非新項目,然而在過往課程之後,隻有少數接受培訓的教練有推動足運。
“如一次課程培訓了30人,根據我們之後的跟進,隻有2至3人,至今還有在擔任教練。”

“有鑒於此,在檢討後,我們今年改變策略,即設定目標,把草根教練培訓課程的參與者,設定50至70%是學校老師,因為隻有老師與學生接觸最多,更懂得孩子的潛能。”
他說,此次在雙溪大年大同學校舉行的教練課程,共獲得31人參與,而其中有14人是教師,接近了50%。
他是在昨日在雙溪大年大同華小出席草根足球教練課程閉幕儀式上致詞時指出,該會是在去年參與吉南西嶺華小的百年校慶,剛好該校的董事長非常熱愛足球,因此更特別舉行足球賽,參與的10所華小都是臨時湊軍參與,但這個比賽也讓大馬華人足球總會,嗅到了推動華裔參與足球的機會。
“我們也沒預料到這股足球會是先從北部開始,因此也隨即安排教練訓練課程。”
他認為,要在華小推動足球運動,除了場地是問題,最大的問題是教練,因此率先訓練教練,是當務之急,場地反而可以籃球場等進行訓練,是可以克服的。
“接下來,我們也計劃在3月舉辦12歲以下足球賽吉打州賽,讓這些華小生去參與,之後就全國賽,再接下來的計劃包括更14歲以下,16歲以下等賽事。”
此次足球教練課程協調員馬運勝指出,此次課程中,參與者也有學生家長,而連同家長和老師,共含括了15所。
“我希望他們(草根教練)都可在結業後,回到各自學校與校方商討,帶動成立足球隊。”
出席閉幕儀式的嘉賓也包括但華人足球總會秘書長鄧誌康、吉打華人足球公會顧問雷倫德、副會長蔡程學、楊賜俊、財政尤冠凱、大同學校家協主席沈碧娟和校長林建驛等。
90年代開始 華人足球出現斷層
劉開強說,我國在早年曾有不少優秀的華裔足球運動健將,但在90年代,本地開始出現斷層。
“過去的華裔足球健將,也不是因為學校接觸足球,而多數是因為居住環境,但來到現在,國家隊雖有華裔足球員,但幾乎都是混血兒,且都是在國外長大,非在本地栽培。”
“我們希望可以透過華小作為搖籃,讓華小生有機會選擇參與足球運動,若是從中學才開始培訓,則已算遲。”
他說,接下來,該會的下一站草根教練課程,或會在霹靂州舉行,再接下來則計劃在柔佛。
大同華小 23名學生接受足球培訓
雙溪大年大同華小至2022年11月,在受到大馬華人足球公會的接洽後,就開始校內足球活動,目前有23名高年級學生參與。
課外活動副校長趙淑麗指出,當時是透過播報,告知有足球訓練開放給高年級學生,23名學生中,6人是巫裔,其餘都是華裔。
“我們原本認為,巫裔生或會更喜歡足球運動,而華裔生的反應,是讓那個我們感到驚訝的。”
她說,一開始,這些學生都是在學校假期,每週2日到學校,由馬運勝帶領下進行足球訓練;開學後,則改為每週2日,參與足球運動的學生,提早到學校,至上課前進行約半小時的自由訓練,由教師從旁監督。
在這次的足球教練課程中,大同學校也有2名老師參與。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