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簡
APP
主頁 > 企業精英

【儒商典範】熱愛中華文化 鄭瑞源成中馬兩地文化重要橋梁

文 文 文
鄭瑞源

鄭瑞源與中國的機緣從這裏開始。。。

他被獵頭公司相中,於2002年獲得全球電子專業製造服務公司偉創力柔佛士乃工廠聘請,派遣至中國珠海工廠就職。偉創力是世界500強的企業,他在短短10年從組裝及注塑高級經理擢升為廠長、之後晉升為組裝、注塑及塗裝總監、至全球營運工程總經理,這也是他事業最巔峰及繁忙的時期。

接著,他於2013年加入喜高實業(深圳)有限公司就職,擔任全球營運注塑總監。他在注塑成型和模具製造領域專業擁有超過27年的經驗,是該集團國內外公司的精神領袖,最美逆行者。

他目前尚在這家公司就職,主要負責中國和南美洲的業務,自2020年開始,需多次往返喜高集團多米尼加共和國分公司,也是國內外公司相互合作、資源共享、共同發展的重要精英領導人。

因工作需求,鄭瑞源大多時間居住在中國,在中華傳統文化燻陶的同時,也結識了不少文化圈的朋友,2014年偶然出席書法展,自此熱愛書法的種子慢慢發芽。

此外,他對國畫、寫作、茶藝、漢服等文化的熱愛也很強烈,且一路執著追尋,激昂感言“我一定要身體力行,留住華人的根。”

《風雲》是鄭瑞源的處女作,一揮而就!
曲水流觴,茶香閱人。2018年9月12日,在鄭瑞源大力支持下,深圳市寶安區書協鬆崗分會、茶閱世界等單位,在寶安體育館共同承辦“白露茶會”。

不斷學習領悟 終有所成就

2018年由深圳市琴江文化研究會鬆崗聯誼會會長張小泉先生引薦,鄭瑞源結識了中國書協會員,也是深圳市寶安區鬆崗書協主席秦善舜老師。初次見面,兩人相談甚歡,加上年齡相當,聊得很投緣,這更增強了他要練好書法的信心。

他說,就讀小學時曾接觸過一段時間的毛筆書法,多年過去回憶已顯模糊,隻記得每周都要交作業。當年,老師強調,寫毛筆字,練習的是心境,必須去領悟,而不是拿著一支筆隨隨便便畫上幾筆。這句話,現在感悟良多。

“從古文字到現代漢字,經過長達數千年的發展和演變的曆史過程,在不同的時代和空間裏,書法也有著不同的表現形式,間中的變化更是隱藏玄妙,值得不斷探索。”

因興趣重新接觸書法,他從了解中國書法簡史到熟悉傳統經典法帖,從規範讀帖、臨帖,到筆法、墨法、章法等,在秦善舜老師的幫助下,書法有了很大的進步,尤其喜愛大氣豪邁的“榜書”,在六尺、八尺宣紙上一氣嗬成,痛快淋漓!

在不斷的學習和體悟下,他發現,中國書法的橫平豎直,猶如做人,必須堂堂正正;一撇一捺,人生才能平衡,猶如做人不能隻想自己,應該是你好我好;一點猶如高山落石,猶如中國人做事的態度,必須入木三分。

鄭瑞源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逐漸在深圳文化藝術圈紮根,獲得業界人士的認可,作品受邀參與寶安區書協鬆崗分會首屆書法作品展、東莞市“第二屆佛教公益書法展”、廣西陽朔“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暨自治區成立60周年書法展”、寶安區“翰墨頌中華”書法作品展、“寶安十二品”書法作品展、“翰墨鬆崗”鬆崗街道書法作品展以及馬來西亞第36屆全國華人文化節“墨墨涵情”書畫展等,受邀參展十餘次。

鄭瑞源也是中國硬筆書法協會、廣東省硬筆書法協會、深圳市寶安區書法家協會的一員,並當選寶安區書法家協會鬆崗分會顧問、鬆崗街道書法家協會常務副會長,更是連續兩屆在“寶安杯”全國硬筆書法大賽中,受聘任為大賽監委等。他也在2018年加入吉中中華工商聯合會,獲委任為董事會名譽顧問。

他對文化事業的孜孜不倦,在深圳寶安已是頗有名氣、於2021年接受中國具有影響力雜誌《南風藝術》采訪、2020年獲得中國“天下第一社”美譽的西泠印社出版《鄭瑞源書法作品集》、2019年義寫春聯揮毫送福活動接受深圳市寶安區電視台采訪。

背負發揚跨國中華文化使命

原本隻是興趣,後來在身為中國華人後代職責使命的驅使下,鄭瑞源萌生了跨國傳承文化的想法,而這想法獲得了中馬兩地的社團組織積極響應。盡管常年居住海外,又工作繁忙,他依然心係推廣書法文化於大馬國人。

他飛躍中馬兩地、促進長遠交流、鞏固友好聯係,是搭建中馬文化橋梁至關重要的人物。

2019年9月,在他牽線搭橋下,促成了以深圳市寶安區書協主席李高揚為團長的深圳市書法藝術家來到大馬進行文化藝術交流,同時也榮幸邀請了中國書法院原常務副院長、中國書法申遺主要發起人李勝洪教授。在大馬期間,他們受邀參加“墨墨涵情”第三十六屆全國華人文化藝術節,並和華校組織委員交流、與吉中中華工商聯合會簽訂了書法文化交流合作意向書,通過資源整合、優勢互補下,將加大書法藝術交流、藝術家推介、互訪等方面合作。

2018年在鄭瑞源積極牽線下,促成了吉中中華工商聯合會企業考察團赴深圳市進行考察。
鄭瑞源參加鬆崗街道2019年義寫春聯揮毫送福活動,接受寶安區電視台采訪。

為促進中馬青年交流,鄭瑞源積極聯係,於2019年12月成功組織第一屆馬來西亞青年“深圳、廈門研學營”,2020年疫情肆虐,訪問活動被迫停辦,直到兩國邊境重開後,將恢複這項交流活動。

此外,寶安區書法家協會也邀請吉中中華工商聯合會到訪深圳交流,參觀深圳寶安城市規劃館及部分企業,還推動馬來西亞華文作協與深圳鬆崗作協之間的文學交流等。

深圳書法家協會邀請吉中中華工商聯合會到訪深圳交流,參觀了深圳寶安城市規劃館及部分企業。

所謂“文化搭橋,經濟唱戲”,中馬交流不局限在文化,相信將造就更多的商業機會。

深圳寶安書法家協會2019年拜訪大馬時,在吉中中華工商聯合會牽線下,獲得時任吉打州政府秘書拿督安馬接見,三方在提倡書法文化交流上達成共識。
馬來西亞青年參與主題為《探索閩南文化,感受百年名校》的“深圳、廈門研學營”

書法不僅隻是一個文字 而是名族文化

中國書法曆史悠久,在發展過程中,形成了篆、隸、草、楷、行五種書體發展階段,而在馬來西亞廣泛使用的是楷書和行書。

鄭瑞源認為,書法不僅僅隻是一個文字,在幾千年曆史的傳承下,是支撐民族後代活下去的意義,因此文化一定要得到傳承,才會使得圓滿。

“過去,很多人都說英語很重要,是一個除了母語以外必學的語言,未來才會有更好的出路,然而中國各領域發展迅速,以目前發展趨勢,中文和英語並重。”

他相信,馬來西亞華裔在學習中文占有一定的優勢,若願意加強提升,未來就業機會將大大增加。

鄭瑞源說,推動中馬文化交流是他的夢想,中國政府也正在積極推動書法,他將配合這個趨勢,推動中國硬筆書法走進馬來西亞華校培訓、舉辦華校中小學生的藝術及培訓交流活動、組織華校學生參加馬中兩地書畫聯展、采風寫生創作活動,為喜愛中華文化的華人提供學習的機會和交流平台等。

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書法院原常務副院長李勝洪教授(左),與雙溪大年新民國中學生進行書法交流,圖為觀看鄭瑞源創作。

他也計劃未來與商會和書法協會合作,籌辦書法賽事,由中國書法家進行評審,為馬來西亞書法愛好者步入國際平台。

推動文化是一個漫長的使命,鄭瑞源勞心勞力,更是自掏腰包讚助部分費用,惟他做事盡顯低調,隻是略談幾句。

鄭瑞源直言,人生來到生命的最後一刻,一錢一物也帶不走,但是生前積極推動的文化傳承,將會永續的繁榮發展,就已心滿意足。

“我的目標,除了推動兩國的書法交流,期待終有一天,中馬書法作品能夠合集出版。”

書法家孫憲華(拿麥克風者)、彭雙龍(左)等人參觀“書以載道——寶安12品”企業家十二人書法作品展,點評鄭瑞源作品。
寶安區文聯專職副主席黃超華(左)和寶安區書協執行主席張誌光(右)欣賞鄭瑞源作品《正氣》。

身為企業核心高管之一,鄭瑞源忠告年輕人,在為夢想奮鬥途中,凡事不要太急功近利,一定要知道自己的目標及了解自己的實力,積累經驗和堅定的信念才是職場上最大的財富和勝利。

“人生道路少不了崎嶇,做人做事都要腳踏實地,一步一腳印,切勿好高騖遠。隻要心存夢想,持續地努力,不懈地奮鬥,就沒有徵服不了的東西。”

談及家庭,他直言,自從在中國就職和常居後,每兩個月隻有短暫的10天回馬探望家人,少了陪伴親人的機會,非常遺憾缺席4名兒子的成長階段。

“最想感謝的是太太為家庭的付出,全心全意教育孩子成才,讓我安心拚搏事業。”

高興
高興
驚訝
驚訝
憤怒
憤怒
悲傷
悲傷
關懷
關懷
人氣瀏覽
Icon
本网站将存储和使用您的 Cookie 数据,以改善在我们网站上的体验。
同意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