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城4日訊)“美滿的人生,歡樂時光,我們都喜氣洋洋。”
右手握著金色麥克風,左手握著鐵鍋小鏟子,炸糕小販賴翠娥(55歲),邊唱歌邊隨著音樂擺動身體,歡快歌聲回蕩在炸糕攤位周圍,成為日落洞巴刹內一道靚麗風景。
但,如此愉悅的歌聲背後,她也有無法消解的苦悶,與常人無法理解的憂愁。
攝影/剪輯:紀允賢
賴翠娥是名單親媽媽,7年前,她在罹患自閉症的20歲兒子病逝後,有了屬於自己的時間,才開始愛上唱歌。兒子還在的時候,她甚少聽歌。

她接受本報記者訪問時說,照料自閉症兒子並不容易,固中心酸與心力交瘁,隻有自身能體會。
“我以前要照顧兒子衣食住行,兒子情緒不穩定,有暴力傾向會打人,有時,只能被逼用鏈子綁住他。”
除了兒子,賴翠娥還有一名女兒,丈夫很早時就與她離異,雖然離異後還有金援兒子,但她還是得為自身與女兒賺取生活費。
“以前,我幫家裏打理生意,婚後成了全職家庭主婦,離異後當小販賺取生活費。”

這些年,她做了不少工作,兒子過世後,也開始有空聽聽歌。
“我也很奇怪,為何自己突然就愛上唱歌,可能是要紓解壓力,唱著唱著,腳步也會隨著動,身體也會隨著搖擺。”
歌聲作為噱頭雖然可吸引顧客,但唱歌於她而言,是排遣鬱悶情緒,紓解生活的壓力。
賴翠娥全心陶醉在歌唱中,卻又不忘手邊忙活,這番奇景吸引一堆好奇之士,在炸糕攤位面前駐足觀賞,一曲唱畢後,常常迎來不僅是掌聲,民眾也不忘買幾片炸糕帶走。

閑不下來去兼職 累了就唱歌
賴翠娥除了是炸糕攤幫手,周末也會兼職到煮炒攤位幫忙,她說,自己是個一刻也閑不下來的人。
“從早站到晚是非常累的,累時我就唱歌來減緩勞累。”

她成為炸糕攤助手前,曾在檳榔律著名煎蕊工作,偶爾會唱唱歌,老板也沒有阻止,顧客也聽得很高興。
“新冠肺炎爆發後無法營業,生意銳減也無需再有幫手。”
賴翠娥在日落洞巴刹一做就是4年,很多人誤以為她是老板娘,但她澄清,本身其實是單身,希望別人別再誤會,笑言這會讓她錯過別的好姻緣。
“我每天清晨4時許就到攤位,每次唱歌時將手機,放在攤位一個小角落,選歌後就拿著麥克風跟唱。”

隻要歌好聽 就練習跟唱
賴翠娥並未特別喜歡任何歌手,但凡認為好聽的歌,她就會透過Youtube尋找,練習跟唱幾次後就會琅琅上口。

她能駕馭各種語言曲子,包括閩南語丶馬來語,英語則需較長時間練習,也不曾拒絕學習任何歌曲。
“我也練習學唱馬來歌練習,印尼歌曲丶黃梅調,隻要覺得好聽,就會去找來唱,不計較是流行,還是經典老歌,隻要喜歡聽就會唱。”
她選曲不僅橫跨老中青三代,就連抖音神曲都在列表中。

目前,她與女兒女婿同住,在人人都能紅丶直播當道時代,女兒曾獻議要助母親出道,成為“網紅”歌手,還購買一套麥克風裝置送她,現在就放在炸糕攤每天陪她做工。
“我6歲孫女陪我唱歌,還叫我唱‘孤勇者’,我必須慢慢聽慢慢學,畢竟節奏和經典歌曲不同。”
知名人士特來拍攝
賴翠娥不僅靠歌聲虜獲一批“老粉絲”,還有許多知名人士也找上門,專門拍攝她邊唱歌邊工作的迷人模樣,計有《阿宏尋食集》丶經典唱將吳瑋琳主持的《大城小食》等。
許多人也獻議,讓她參加歌唱比賽,不要平白埋沒天賦,但,她卻坦言對上鏡很沒自信。
“唱歌要熟悉歌詞,唱起來才比較順暢,如果不熟悉會卡住,我沒有考慮參加任何比賽,我沒有這個勇氣,但今年開始,我有報名參加歌唱班,或許以後有機會再看看吧。”

她現在每周五晚上8時30分至10時30分上歌唱班,透過老師教導慢慢練習發音等,希望之後聲音更好更進步。
她笑言,她沒有特別保養嗓子,每天都喝咖啡烏冰。
“有人說若真的要唱歌,是要保護好嗓子,但我現在都不是歌手,到時才打算,我現在隻是興趣,有信心了才打算,一步一步來,太多人來找我,讓我很不好意思。”
報導:李琪雯
攝影:紀允賢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