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腳7日訊)“感覺今年燃放煙花爆竹的數量,較過去2年來得多;但最重要是,安全燃放及看時間放鞭炮!”
2020年農曆新年後,我國即因新冠疫情爆發而實施行動管製令,隨後的2年農曆新年則在疫情期間渡過;本報記者電訪4位民眾了解到,多數認為今年鞭炮數量較過去2年多,感覺年初八晚和初九淩晨拜天公有比較熱鬧。

針對地方政府發展部長倪可敏早前形容,檳城的拜天公燃放煙花爆竹最誇張,到處都是煙花“遍地開花”的說法;受訪者認為,盡管今年較熱鬧,但已不像從前那樣連續2、3小時都在燃放的盛況。
民眾認為,也許是因為疫情停頓慶祝活動2年,遊子如今終能回家,於是盡情慶祝;其中一受訪者告知,本身有因他人在半夜燃放鞭炮而被吵醒的經曆,其餘則無。

此外,針對政府日前宣布合法化燃放煙花和爆竹,受訪者皆表認同,但最重要是確保安全燃放。
商人顧國榮(58歲)受訪時說,他個人就有在年初九淩晨3、4時睡覺期間,突被鞭炮巨響吵醒過。

“今年初九煙花量比較多,可能疫情停頓2、3年,遊子終能回來盡情歡慶。”
他說,合法化燃放煙花爆竹,對政府來說是好事,但放鞭炮的人也要看時間,尤其是三更半夜更不該放,身處多元種族社會就應彼此尊重,當然年初九拜天公放鞭炮,一般各族都會明白華人的習俗,隻是要注意其他人休息的時間。
另外,他提到,新加坡高樓寓所多,易管製燃放爆竹活動,但大馬平地屋多,民眾仍可在屋前燃放,管控方面或面對挑戰。
城區巫裔多明白慶祝習俗
遊泳教練洪肇興(64歲)說,他所居住的住宅區,以巫裔居多,城市巫裔居民多數對華族放鞭炮,尤其拜天公的習俗都不會持有異議及明白慶祝習俗,甚至有的還會出來看煙花,熱鬧熱鬧。

“最重要是注意安全,留意鄰居如有嬰兒就應提前通知他們,我覺得鄰裏之間溝通,就不會有問題。合法化可為政府帶來收入也能更好管控,當前最重要是教育民眾,放鞭炮也要考慮到周遭的人。”
因此,他認同政府合法化燃放煙花爆竹,否則任由煙花爆竹非法,恐怕政府也禁不完,隻會衍生更多非法管道。
不過,他不同意倪可敏所言,即檳城拜天公慶典誇張,因今年數量較少,雖比剛過1、2年疫情期間多些,但盛況已不如以前那樣連續數小時不停燃放,如今大家隻是燃放鞭炮意思意思。
安全放鞭炮就沒問題
商人彭勇耀(27歲)認為,煙花爆竹就像是一把刀,用在安全的地方和恰當的場合,就沒問題;但若用在不安全的地方,或不安全的方式燃放,就算合法化也會出問題。
“我覺得關鍵在於使用者,本身有沒有安全燃放。”

他說,其實無論合不合法,以前就算是處在灰色地帶,也依然有很多人在燃放,因燃放煙花爆竹對許多人而言,是一種慶祝和儀式感,一年一次。
“今年農曆新年感覺是特別熱鬧,但也是要注意安全,也許政府可以規定在什麼地方燃放,或是爆竹的容量不超過多少。”

商人盧位權(29歲)則認同合法化,但同樣認為安全燃放最重要。
“今年的燃放量還可接受,不會太誇張,隻是今年比較熱鬧,會燃放得比較久一些。”
報導:羅健傑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