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簡
APP
主頁 > 今日北馬 > 檳島

伊黨

京劇

文 文 文

林冠英籲伊黨領袖 “來看看什麼是粵劇”

(檳城26日訊)“領袖,你們應該來看看什麼是粵劇!”

行動黨主席林冠英今日在面子書,上載兩張該黨元老林吉祥及前白沙羅國會議員潘儉偉出席一場粵劇慈善籌款活動的照片,圖中兩人在兩名身穿粵劇服裝的人陪同下,為活動主持鳴鑼儀式。

林吉祥(右2)在身穿粵劇打扮者陪同下,為慈善籌款活動主持鳴鑼儀式,左2為潘儉偉。(圖取自林冠英面子書)

林冠英也在貼文說, 領袖應該來觀賞這場粵曲表演,了解戲曲。

“我們理應宣揚尊重多元文化的精神,而不是製造不寬容現象。

林冠英通過面子書上載照片及貼文,要求伊黨領袖會親自來看看什麼是粵劇。(圖取自林冠英面子書)

登州伊青團最近身穿戰服,手握武器進行戰士遊行的行為引起爭議。


署理主席拿督斯裏端依布拉欣隨後形容,登州伊青團的遊行裝扮與中國演員的戲服持刀槍,是一樣的道理。

不過,根據前電台DJ兼金馬獎最佳新導演張吉安指出,上述提及的活動是“粵劇”或“廣東大戲”,並非“”,並指這是本土華人文化常見的詞彙 “誤區”。

他在面子書貼文指,大馬本土流傳的戲曲文化,過去數百年來皆因中國南方區域先輩遷徙,隨來的曲藝都依附在各籍貫語言上,就如福建閩南人的薌劇(後統稱福建戲,或采用台灣統稱的歌仔戲)丶福建南音丶梨園戲丶傀儡戲丶布袋戲等。

他說,廣府人的就有廣東大戲,後統稱為粵劇或大戲丶地水南音丶龍舟等;潮汕人的潮劇丶外江戲丶木偶戲等;客家人的廣東漢劇和客家山歌;福州人的閩劇;海南人的 瓊劇丶廣西人的廣西北流山歌和三江人的昆曲丶外江戲。

“實質上,因為馬新兩地的南方籍貫鄉音群聚,所以本土戲曲類別中,是極少有‘“文獻紀錄的。

“倘若看見戲台演員粉末登場時,萬一分不清是何種‘鄉音’或‘劇種’,最恰當的統稱是‘戲曲’或‘大戲’,而非‘’。”

↓↓更多新聞↓↓

伊黨領袖 “來看看什麼是粵劇”">

高興
高興
驚訝
驚訝
憤怒
憤怒
悲傷
悲傷
關懷
關懷

伊黨

京劇

相關文章

登伊黨國旗繪圖失誤 蔡通易促阿夫南哈米米表態

2年前指雷爾種族主義 伊黨檳州主席道歉

弗茲:州議會5月召開 檳國盟議員續為民發聲

檳伊黨反對潑水節 吉巫統促沙努西表態

伊黨不了解華裔姓氏文化 彭文誌:火箭願物色導師授課

對未來充滿信心 哈欣雅欣:伊黨準備負起首相重責

本网站将存储和使用您的 Cookie 数据,以改善在我们网站上的体验。
同意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