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早上,為保安員的巫裔婦女莎麗瑪(55歲),因峇六拜組屋住家的液化石油氣桶泄漏引爆炸,她全身60%被灼傷送院搶救,但2天後傷重不治。
拍攝:陳紫淩
早在2019年和2021年,也發生過2宗液化石油氣桶泄漏的爆炸案,死者分別是62歲屋主李國揚,及檳榔醫院內科醫生蕭永樂(53歲)。
上述3名男女死者,都是因發生爆炸後全身被灼傷而送院搶救,惜最終返魂乏術。液化石油氣桶泄漏引爆炸,也再度引起安全隱憂。

已有60多年曆史的新泉美老字號石油氣桶店第3代傳人葉連源(52歲)授招,教民眾如何防範泄漏石油氣。
他指出,若要預防石油氣泄漏,最重要是3件事,就是定期檢查石油氣喉管丶燃氣調壓器(俗稱煤氣頭)及活塞中的塑膠喉。
“若為了更安全防範,廚房不要完全密封,櫥櫃內部也建議設置通風孔。”
葉氏接受《中國報》訪問時,這麽指出。
他說,一般上若石油氣泄漏,因味道太濃烈,不可能不知道石油氣桶漏氣。

他說,若民眾遇到此情況,應第一時間關掉煤氣頭,打開窗戶通風,同時切記不能點火。
他指出,石油氣桶會泄漏的原因,通常是喉管破損(或被老鼠咬破)丶煤氣頭殘舊及活塞內的塑膠喉久未更換所致。
他認為,液化石油氣桶公司有責任確保塑膠喉有定期更換,而民眾也需定期檢查喉管及煤氣頭,以策安全。

“現在的人嫌麻煩,每次煮飯後很少特意關掉煤氣頭,但為了更安全,應該關掉。”
若沒泄漏 石油氣桶放數十年也不會爆炸

葉連源說,但若發生火患,就另當別論。
他說,該店經營了60多年,不曾有顧客向他們投訴指面對石油氣桶泄漏問題。
他說,一般上送石油氣桶上門給顧客的工人,會替顧客裝好煤氣頭並點火試用,若發現不對勁會立刻檢查。

“若要預防爆炸事故,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就是要定期檢查,避免出現漏氣情況。”
根據網上資料,液化石油氣容易自燃,當空氣中含量達到一定濃度範圍,遇到火就會爆炸。

若在空氣中聞到有漏氣味道,最重要勿在附近點火,也不能開關電器,更不能點火來進行檢查。

同時要打開門窗通風,降低室內液化石油氣的濃度。
此外,液化石油氣桶要放在良好通風的地方,若放在室外則應采取遮陽及防曬措施。
過去3宗液化石油氣桶泄漏引爆炸的奪命案例
-2019年8月18日:因泄漏石油氣後遇火源引發爆炸,壟尾綠園組屋20樓某單位共4面牆壁被炸毀,62歲的華裔屋主李國揚。全身80%被灼傷入院,搶救2天後告傷重不治。當時爆炸衝力驚人,被炸毀的牆壁分別是2面外牆,即2間睡房的牆壁,還有間隔2間住家單位的客廳內牆,及走廊外牆。

-2021年7月20日:傑瑟敦一間住宅因石油氣泄漏引爆炸,屋子40%範圍被炸毀,為檳榔醫院內科醫生的蕭永樂醫生(53歲),當時其全身80%被嚴重灼傷,在接受長達2周深切治療後,不幸傷重離世,即8月6日不治。

-2023年2月23日:獨居在峇六拜斯裏巴優組屋的巫裔婦女莎麗瑪(55歲,保安員),因住家的液化石油氣桶泄漏引爆炸,她全身60%被灼傷送院搶救,但2天後傷重身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