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跡對檳州政府而言,應該是一個又愛又恨的東西。愛的是,當要宣傳或是“交成績單”時,古跡就是一個最好的“科目”;恨的是,當一個不下心,古跡分分鍾也是讓當權者被扣分的項目。
第14屆大選前,檳州反對黨尤其是民政黨的前黨員盧界燊對古跡課題是咬著不放,從世遺區特區藍圖到單一古跡建築物被拆,他都沒放過。但是,盧界燊並沒有因此而在第14屆大選勝出,難道檳城人對古跡不在意?
在民政黨於第14屆大選又再敗陣、盧界燊因不滿領導層而退黨後,已經沒聽到反對黨對古跡課題發出聲音。而過去偶爾還會針對古跡發聲的馬華,如今已經成為團結政府,和州執政黨同一條船,更不可能希望馬華會監督檳州古跡吧?
或許是在上述這樣的背景,即沒有異議聲音下,令人錯覺檳州政府對古跡的保護還不錯。直到近期非政府組織在社交媒體上,頻頻揭露州政府在古跡保育方面的過失,包括甲必丹鄭景貴的第三位太太胡夫人之墓被拆、世遺區內一級古跡疑似非法修複等,才知道檳城的古跡出事啦。
結果首長曹觀友動怒了,警告地主及發展商,不要試圖操縱法律,在沒有獲得批準的情況下,擅自拆除或對古跡建築物採取任何行動。首長生氣也是可想而知,因為他也是檳州古跡理事會的主席啊。
但是,令人納悶的時,檳州政府有不少與古跡相關的單位,包括喬治市世遺機構、檳州古跡理事會、古跡技術審查小組(TRP)、檳島市政廳裏,還有一個古跡保育組,但是這些單位的監督效率,卻不及一個沒有財力人力的非政府組織。
難道檳城人對古跡的在意,僅是世遺地位帶來的光環,進而成為旅遊業的下金蛋的鵝,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