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城10日訊)環境健康維護者籲請,關注外號“永久性化學品”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質(Per and 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 PFAS),對自然環境所造成的汙染,強調即使經年累月,它們仍然不會分解和降解。

環境健康維護者,包括生態廢棄物聯盟(EcoWaste Coalition)、檳城消費人協會、可持續連接發展幹預(IDIS)、地球母親基金會、看守台灣協會(TWI)以及東南與東亞國際汙染物消除網絡(IPEN),在昨日舉行網絡研討會中,這麼說。
檳消協主席莫希丁阿都卡迪今日發文告說,由於持久和劇毒永久性化學品(forever chemicals),已侵犯聯合國公認獲得清潔、健康和可持續環境的人權,環保公益組織正尋求具有約束力法律,應對這項全球汙染危機。
“PFAS以抗油脂和抗水性能著稱,廣泛用於製造各種日常物品,已無處不在,也在雨水、地下水和飲用水存在,最近,檢測3萬名新生兒研究指出,在嬰兒臍帶血樣本中也發現PFAS。”
IPEN顧問李貝爾說,由於其高持久性並有能力在水圈中不斷循環,可無約束的通過水道、食物鏈、野生動物、牲畜和漁業傳播,最終積累在食物鏈頂端,停在人類身上。
上述研討會提出5個遏製PFAS汙染方案,立刻禁止使用PFAS,廠家需為汙染負責和進行清除,停止焚燒PFAS,停止丟棄PFAS進入泥土,投資和推出閉環、非燃燒銷毀技術。
為了保護工人、婦女和兒童健康,檳消協等組織建議將PFAS作為一種類別處理,一同進行禁止,避免利用其他PFAS毒性類型進行替換。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