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北154年历史英暹边界石 杨顺兴欢迎吉打大臣观光 | 中國報 China Press
  • 首页
  • 告别式
  • 中国报 CPTV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威北154年历史英暹边界石 杨顺兴欢迎吉打大臣观光

    (北海16日讯)槟州旅游与创意经济委员会主席杨顺兴,欢迎吉打大臣拿督斯里莫哈末沙努西,到访位于威北县槟榔东海、拥有154年历史的“英暹边界石”(The British-Siamese Boundary Stone)参观,以了解槟城的历史。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他强调,很多人不知道当地的历史,但历史需要被大家谨记;因此,他将要求槟州遗产委员会,将该石碑列为国家遗产,同时也非常欢迎沙努西到来走访。

    杨顺兴(左6)和赖国平(右3)等一行人,视察“英暹边界石”。

    他今日联合槟首长特别协调官赖国平及各相关单位视察该石碑时,这么说。

    他说,槟首长曹观友上周曾在州议会提及,会与相关单位商讨,如何将石碑发展成为具有历史特色的旅游景点,以丰富槟榔东海生态旅游圈,同时也增设和提升基础建设,方便游客抵达。

    英国人是于1869年,根据“英国及暹罗尊重吉打”条约,建立该石碑;石碑铭文以英文、泰文及爪夷文写着“英国和暹罗边界”。当时的槟城,被称为英国“海峡殖民地”,吉打则受暹罗王国影响。

    “英暹边界石”拥有154年历史,石碑铭文以英文、泰文及爪夷文写着“英国和暹罗边界”。

    槟州古迹专员罗斯里说,在英殖民时代,慕达河沿海地区皆以石碑作为边界标志,不过多数已被海水侵蚀,至今只剩下6个石碑。一个在森林高山上,一个在甘榜屋旁,剩下3个被保护下来。

    “石碑位于沿河一带,傍晚时分会有不少脚车爱好者途径该处,因此或可发展成为越野脚车‘打卡’路线。”

    他说,当年不少吉打和玻璃市人,为了躲避英暹战争,通过水路逃难到槟州,其后代子孙如今仍住在甲抛峇底的北根达拉(Pekan Darat)。

    “这些第五代后裔仍传承和坚持打造传统武器,如巴冷刀、刀、锄头等,这些故事和遗产皆有价值,并可被列为吸引游客的旅游产品。”

    ↓↓相关新闻↓↓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