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簡
APP
主頁 > 今日北馬 > 檳島

威北瓜哥巴考古遺址展館

威北瓜哥巴貝丘遺址

檳城女人

人類骸骨

荷蘭

文 文 文

41副流失荷蘭人類骸骨 闊別逾150年 有望帶返檳城

(北海22日訊)41副在威北瓜哥巴(Guar Kepah)貝丘遺址發現的,將有望在闊別超過150年後,從被帶返回檳城。

據悉,瓜哥巴考古遺址總面積約2.4英畝,曾有數次重大的考古發現,引起轟動。上述骸骨是於1860年,被英國領航員厄爾(G.W.Earl)和考古隊發現及挖掘後帶走,之後置放在萊登博物館。

2010年,檳城理大考古隊在瓜哥巴貝丘遺址據點,挖到大量的貝類、陶瓷器具、遠古人類和動物的殘骸;2017年,考古隊意外挖掘到一具遠古時代的女性骸骨,取名“”。

41幅在威北瓜哥巴貝丘遺址發現的人類骸骨,將有望在闊別超過150年後,從荷蘭被帶返回檳城。(取自《珍珠快訊》)
理大考古隊當年在瓜哥巴貝丘遺址據點,挖掘到大量的貝類、陶瓷器具、遠古人類和動物的殘骸,包括人類骸骨等。
拉馬沙米(前排右5)帶領的檳州政府代表團,已於3月20日起,遠赴荷蘭,以促成把遠古人類骸骨,帶返檳城。(取自《珍珠快訊》)

據《珍珠快訊》報導,由檳州第二副首長拉馬沙米帶領的檳州政府代表團,已於本月20日起,遠赴,並在今日正式禮貌拜會教育、文化及科學部長,以確認相關骨骸的狀況。

拉馬沙米指出,檳州政府正積極努力把上述骸骨帶返檳城,並安置在興建中的瓜哥巴考古遺址展館,這符合檳首長曹觀友早前宣布的特別任務。


配合此次訪問,現場舉行了曆史性的儀式,打開保存上述骨骸的存放箱。據悉,已打開的首個箱子內的骨骸狀態良好。

配合此次訪問,現場舉行了曆史性的儀式,打開保存上述骨骸的存放箱。左為莫達教授。(取自《珍珠快訊》)

此項儀式透過線上進行直播,以便我國政府相關單位,包括國家遺產局、旅遊、藝術和文化部得以見證。

在場者尚有大馬駐大使拿督納茲拉、檳州旅遊與創意經濟委員會主席楊順興、檳州首長機構副總經理峇拉蒂等。

瓜哥巴考古項目負責人莫達教授及其團隊,將會對此展開一些研究,同時也會進行數次的討論,以實現這項重要使命。

考古遺址展館 料2024年竣工

的建設工程,正如火如荼展開,預計2024年首季度竣工。

據了解,此項工程較早前已在第12大馬計劃下,獲得1000萬令吉的撥款,並於2022年11月動工。

威北瓜哥巴考古遺址展館的建設工程,正如火如荼展開,預計2024年首季度竣工。(取自《珍珠快訊》)

檳首長機構副總經理峇拉蒂說,一旦該工程完成,當局將會把此前在該考古遺址出土的文物,安置在該展館,當中包括“”。

該展館將配有冷氣、衛生間、辦公室等設施,同時也提供用於學術和考古相關活動的多功能空間。

威北瓜哥巴考古遺址展館的概念圖。(取自《珍珠快訊》)

這符合州政府的願景,將當地打造為考古旅遊及以教育為基礎的旅遊區,不僅吸引國內外專家到訪,也讓人了解約5000年前的人類文明史。

新聞背景:出土時 雙手放胸前

2010年,理大考古隊在瓜哥巴貝丘遺址據點,挖掘到大量的貝類、陶瓷器具、遠古人類和動物的殘骸,包括人類牙齒等,經過鑒定分析證實約有6000年曆史。

2017年4月19日,考古隊在動工進行第一期文物展覽館時,在貝丘遺址附近,意外挖掘到一具約6000年前新石器時代的女性骸骨。

原版的“檳城女人”,仍精心保留在理科大學內。圖為研究人員正在重建“檳城女人”的面部。
“檳城女人”經過面部重建的左右臉,面面觀。

該具遺骸被發現時,上半身完整,雙手放胸前,牙齒也清晰可見;四周也置放石器及陶器等陪葬品,是6000年前逝者的安葬方式。該骸骨之後被命名為“”。

隨著古出土,已證明瓜哥巴是檳州境內最早有人類定居的地方,比1500年曆史的吉打布秧穀擁有更久遠的曆史。

↓↓相關新聞↓↓

荷蘭 闊別逾150年 有望帶返檳城">

高興
高興
驚訝
驚訝
憤怒
憤怒
悲傷
悲傷
關懷
關懷

威北瓜哥巴考古遺址展館

威北瓜哥巴貝丘遺址

檳城女人

人類骸骨

荷蘭

相關文章

瓜哥巴考古遺址展館 預計7月正式開館

3單位專家攜手合作 進一步研究“檳城女人”

瓜哥巴考古遺址展館年內開館 展出5000年曆史“檳城女人”

瓜哥巴考古遺址展館 料今年竣工後開放

理大與MGRC合作研究“檳城女人” 提取DNA鑒定血統及年代

基因組學資源中心與理大簽2協議 揭秘5000年前“檳城女人”

本网站将存储和使用您的 Cookie 数据,以改善在我们网站上的体验。
同意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