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24日訊)“請不要把錢放進和尚缽內!”
真假和尚難辨!北海阿波羅巴刹為了杜絕假和尚,自製10多張橫幅,懸掛在巴刹及熟食中心各角落,提醒民眾:隻放食物不放錢,勿破和尚戒律。


阿波羅各行業市場盂蘭勝會理事會主席王炳輝披露,從農曆新年至今,該巴刹出現假和尚的情況,越來越猖獗,但自從警方捉人後,一時風聲鶴唳,就銷聲匿跡到現在。
威中警方分別於本月8日,在大山腳市區巴刹,逮捕2名假和尚和2名假尼姑;10日則在才能園巴刹,逮捕1名假和尚。這5人皆是泰國人。

他接受《中國報》訪問時說,每當出現假和尚,他們就會查問,但一些安娣不了解,以為他們阻止和尚,因此決定製作橫幅,提醒民眾。
“我們是在疫情緩解全面開放後,把做好的10多張橫幅,掛在巴刹各角落進行宣導。”
他說,一般上,暹廟和尚都是在寺院接受供養,沒有出外;若安排托缽化緣,是根據既定的行程走一圈,不會重複在同一地點出現。
“而出來‘找吃’的和尚,是會循環出現,他們是被集團操控,出入有專車載送,有的甚至有妻兒,並在外頭租屋居住。”


該巴刹一茶室小販阿李(65歲)受訪時說,通常民眾不會分辨真假和尚,但隻要看到出家人,就會保持恭敬心,布施食物或錢財。
“如果我遇到,也會布施白米,不會給錢,以免助長歪風;若要捐錢就到寺廟去。
他認為,照理和尚只能走在街上等待民眾布施,不應該進入咖啡店化緣。
“和尚”要返泰國 民眾布施300
“和尚”要返泰國,民眾大方布施300令吉。
茶室食客黃金發(84歲)受訪時說,他是咖啡店常客,若遇到有和尚托缽化緣,就會布施一兩塊錢。
他憶述,數年前曾有朋友提及,一名和尚聲稱需車馬費返回泰國,友人聽後二話不說,拿出300令吉給對方,讓他有點嚇到。
“這太大手筆了,如果有需要,就捐個10多或20令吉,畢竟我們也不知道對方是真和尚或假和尚。”

在阿波羅巴刹一飲食中心經營西式早餐的小販傅強鶴(73歲)則說,有的假和尚隻要看到有顧客在用餐,就會把缽放在桌子上。
“我曾遇到一個沒穿鞋的,料是真和尚,就布施對方一份吃的。”
一名婦女透露,曾遇過假和尚,在自己用餐時,一直把缽塞在桌子上,死賴不走。在友人堅決表明不給錢後,假和尚隻有離開,惟心不甘情不願的轉頭瞪向友人。
女性用餐 假和尚趨近求布施
和尚不近女色,若不斷主動趨近要求布施,肯定是假和尚!
該巴刹一飲食中心女業者披露,曾遇過假和尚看到數名女性在用餐,就一直靠近求布施,她看不過眼出聲提醒,不要打擾,但對方冥頑不靈。

“假和尚現象,在疫情爆發前就已出現,但在政府實施管製令期間,沉寂了兩三年,如今各行業全面開放,又死灰複燃,至今有一年多。”
她說,在阿波羅巴刹出現的假和尚,共有4人都穿僧服,其中一人算有年紀,托缽化緣已有很長一段時間,他們都是輪流過來,數月前也來了2個比較年輕的,另2人是身穿白色素衣的尼姑。
“如果有顧客布施金錢,他們就會念經或給祈福繩子;如果拿到過多的食物,有時也會分給我的員工享用。”
另一茶室女子說,假和尚情況料有10多年,幾乎是天天來,不隻托缽化緣,有的還要求借廁所用,討水喝,隻是最近警方捉了人,才稍微收斂,這個月再沒看到。
才能園巴刹 捕假和尚
行動管製期間沉寂一時的假和尚現象,在才能園巴刹死灰複燃,警方曾於3月份逮捕一名假和尚。

才能園販商公會主席陳赴材說,和尚托缽化緣的情況,在才能園巴刹由來已久,在新冠疫情爆發前,就已存在。
“特別是今年,在警方采取行動前,幾乎是每天早上都會過來,有和尚、有尼姑,3、4個人以上。”

如今確認出現假和尚後,他呼籲民眾不要給錢。 “以往他們托缽化緣,我會給食物,如果來我的檔口,我就會給魚,但他們拒絕,隻要錢。”
該巴刹炒米粉小販林政維(28歲)指出,通常假和尚、假尼姑,都是在早上7時許至10時之間來化緣,對他們來說已見怪不怪,習以為常。
報導/攝影:陳鋒全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