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腳27日訊)積善扶助社昨晚舉辦20周年紀念慈善晚宴,為施醫贈藥會所擴建基金,籌獲140萬9920令吉;檳州首長曹觀友現場義唱一曲《上海灘》,再籌獲10萬令吉。
大會主席拿督威拉黃和森說,在各界熱心商家支持下,當晚共籌獲上述款項,成功突破原定的100萬令吉目標。積善扶助社成立於2003年,至今滿20周年,是彙集合了慈善公益、教育福利、文化傳承等,多項公益項目為一體的綜合性非營利慈善組織。
拍攝:羅健傑

“這20年,我們積極推動地方上的慈善事業,造福群眾,積善的使命就是發揮和鼓勵慈善事業,包括應急救援、教育援助、施醫贈藥等,最重要是提倡慈善教育,樹立慈善意識,孵化慈善的理念。”
理事會副主席兼工委會主席馬文榮說,大山腳是充滿愛心的小山城,但最近傳出假和尚、假尼姑,民眾因為愛心而捐錢,不良分子卻利用這手法,騙走了民眾的愛心。
“做慈善本是好事,但捐助需要明智,避免被不良分子利用我們的善心和愛心,讓他們不勞而獲,助長社會不良風氣。”

他促請民眾,行善捐款必須小心,隻有樂捐給合法注冊的慈善機構,才能幫助到真正有需要幫助的人。
該社理事會主席羅達新說,該社從一個小小的非營利組織,至今會員近千人,每人每天捐獻1令吉回饋社會,幫助各族弱勢群體。
“如今的1令吉,價值雖不大,連一杯咖啡也不夠買,但每人每天捐1令吉,1000人一年就有36萬令吉,通過積少成多,彙集各界熱心人士力量,1令吉可以創造大大的奇跡,希望有更多人加入本社。”
需求多樣化 積善發展廣泛
曹觀友說,隨著社會迅速發展,人們需求變得更多樣化,積善的發展和所提供的援助,也變得更加廣泛,除了布施和救濟弱勢,也參與慈善文化、教育、施醫贈藥等,弘揚慈善精神。


“檳州有不少為慈善公益獻力的非政府組織,協助提升社區生活素質,由於是最接近基層社區的組織,清楚了解基層生活的民生問題,故可將相關訊息傳達給州政府。”
另外,他義唱《上海灘》,獲丹斯裏黃榮盛局紳全民團結慈善基金會主席丹斯裏黃榮盛、執行顧問拿督鍾佺樻、黃天龍、拿督陳國安,羅達新、黃和森、馬文榮、財政李金峰、關愛組主任鄭力寧、拿督黃才榮,每人各獻捐1萬令吉。
曹觀友也有撥款5萬令吉,捐助該基金。
較早時,大會也移交6萬令吉醫藥輔助金予100名病人,每人各獲600令吉。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