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艺达人李祥 6D呈现 “钓到大鱼” “钓到大虾” 可鉴赏 可互动
(北海31日讯)从“艺”10年大突破,高渊铁线艺术达人李祥呈现6D形态艺术作品——“钓到大虾”及“钓到大鱼”,多元且可互动性质作品,集趣味与玩味于一身。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视频:黄意婷
2D(平面)、3D(立体)的艺术品看多了,那6D的呈现方式是如何呢? 6D的呈现涵盖的不仅是视觉,也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及感觉。
李祥接受《中国报》访问时指出,过往其作品是以2D及3D的方式呈现,但他的作品讲求让鉴赏者可与艺术品一起互动拍照,甚至可以成为艺术品里的“主角”之一。

但,此次打造的“钓到大虾”及“钓到大鱼”,呈现方式完全与不同,除了可以拍照打卡互动,可以尝试静下心鉴赏代入。
比如“钓到大虾”,虽然它伫立于高渊桥下的交通圈处,但它的互动方式是,登上这艘装饰船,再握着鱼竿的螺旋,随即看向眼前被钢索钓着的大虾,大虾随着风摇曳,耳边拂过的风声,犹如身临“垂钓”之境,非常有代入感。

鉴赏者可以想像自己处于一叶孤舟,摆荡于江上,逮获一只肥美的大虾,再变成美食端上桌,鉴赏完毕后可以去当地餐馆叫上这道美味。

得以在高渊区呈现“钓到大虾”佳作,少不了爪夷区州议员方美铼有意美化社区之志,李祥的背后有一名热爱高渊的神秘当地人支持。

“这名神秘人,长期居住在外地,此人也希望高渊可以越来越美、越来越响亮。”
他从艺10年,鱼虾之作也是艺术生涯中的突破,过去以2D与3D的作品示人,这次来点“不一样”的,也算是自我挑战。

扎实工艺 厚重装置
铁的质地坚硬且非常重,光是要拗造一个图形都需费上九牛二虎之力,何况要将粗硬的铁铸造成细腻圆润的鱼身。
李祥说,“钓到大鱼”和“钓到大虾”制作时长为期一个月左右,都是中小作品,但相当费时。

他说,制作“钓到大虾”还不算最困难,因为过程可以拼装方式制作,先是打造虾头尾、虾身,之后焊接一起。
“做鱼是最难的,因为鱼是圆润的,而且不像虾可以拼接方式组装,鱼要不断地打磨至表面光滑为止,通过不断地焊接和补土,也要不断打磨。”

大鱼鱼身后续有组装鱼鳞及固定口,确保作品呈现结果是牢固且自然的。
值得一提的是,李祥的鱼虾之作,除了有上防锈,鱼虾至鱼竿所用的漆料是车漆,非常坚固耐久,色泽饱满、手感顺滑。

根据地方盛产河鲜特色 制作铁艺
衔接槟吉霹的吉辇河早年盛产河虾(大头虾),肉质丰腴,虾膏一绝,是河鲜宴上必点菜色,土生土长的李祥深晓地方特色,于是打造“钓到大虾”,除了带来纪念价值,也是地方标志。


同时,彭亨文冬盛产河鱼,通过大马艺人兼电台DJ林德荣介绍下,为彭亨文冬休闲农场主拿督方训勇制作“钓到大鱼”的作品,让其生态旅游景点更添标志性。
该作品伫立于文冬休闲农场水池边,岸边打造有艘船,李祥将鱼竿固定在船的侧边,大鱼伫立在水面,有种上钩跃然之感。
对此,方训勇在见到成品出炉后感到惊喜万分,连连赞叹作品的扎实性,符合他们农场推广生态旅游的特色。
“这个作品符合了当地特色,希望他可以为我们农场带来更多作品。”

铁艺启蒙 来自父亲
李祥的父亲是一名铁门制作工,自小从他父亲学习烧焊、打铁的工作,扎实的铁工活儿也是从此练就,从此全身心走进铁艺事业。
他2013年开启铁艺生涯,期间为大众带来不少极具本地色彩的的平面及立体作品,至今自成一家,从艺路上无师自通,都是靠自己摸索。

“虽然有时在创作的时候会遇到瓶颈,迟迟达不到心目中的水准会很郁结,这时候我就会稍微停下,静下心和作品‘心灵沟通’,再透个气,便可以继续创作。”
他说,这10年的岁月里说不辛苦是骗人的,因为艺术创作出了讲求特色,也讲求不断自我进步和突破,因此心态很重要。
“我的作品只有一幅,不会重样,因为每件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报导、摄影:黄意婷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