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1日訊)羅興亞人在甘榜設下的祈禱室,除了是羅興亞人信仰的寄托,也是羅興亞孩童學習認字的地方,但現在已經關閉了。
居住在甘榜峇眼達南長達20年的羅興亞人莫哈末沙必(55歲)受訪時說,其7歲和8歲的孩子,原本是在村內羅興亞人祈禱室上課,如今連孩子都沒得上學了,只能在家待著,自己祈禱。

莫哈末沙比住在斯裏峇眼達南一間破舊的甘榜屋,他之前從事散工,後來因為行動不便而在家休息。
他說,住在該村的小孩,都會在羅興亞村內的祈禱室上課,教師也是羅興亞人,教導他們認識一些基本的馬來字,還有念誦可蘭經。

記者在該村子觀察,村內無論是大人或小孩,基本上不諳國語,他們之間溝通的語言是羅興亞文,即使住在該處10年以上的羅興亞人,其國語溝通不甚靈光,他們也很害怕見到本地人。
他們若要添購日常用品,都會前往小鎮上的雜貨店采買,會認得一些基本食品名稱,但說出來的口音可以讓人輕易辨認他們是羅興亞人。

在斯裏峇眼達南組屋任職雜貨店員工的本地人敦姐(55歲)說,她在這裏居住十幾年,來光顧其雜貨店的羅興亞人,一些是住在該組屋,一些是對面甘榜區,有些居住多年,語言溝通不怎麼流利。
記者通過與本地居民的了解,羅興亞人基本上無法與本地居民正常溝通,因為他們的語言並不甚流利。
居民:私設祈禱室補習班 不合法
當地居民告訴《中國報》,羅興亞人自己有地方上學,就是在祈禱室或補習班念書,羅興亞人曾在斯裏峇眼達南組屋其中一個單位,私自開辦補習班。
他們說,這是多年前(不超過10年)的事,後來這個補習班因被當地居民投訴,羅興亞人也害怕移民局官員過來突擊檢查,因此關閉了。
“當時這個補習班存在時,組屋區對面的甘榜幾名羅興亞孩童,都會跑過來該組屋補習。”
他們續說,羅興亞人確實不應該私自設立祈禱室和補習班,因為這沒經過相關機構的注冊,因此名不正言不順,也擔心造成社會問題。
報導、攝影:黃意婷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