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打州務大臣莫哈末沙努西說,如果中央政府鬥膽禁止他出席浮羅交怡國際海空展上,他就在會場圍籬外設桌椅,以遊客身分拿著望遠鏡,觀賞海空展飛行表演。
不少華裔網民看了他的談話,笑了,一些人更覺得他的言行舉止,像一名小醜多過一名一州大臣。
可是,如果你有留意在社交媒體的“另一個世界”,每每馬來網站上載這位大臣新聞下的留言,你會發現,不少華裔不屑的這名大臣,其實擄獲不少馬來網民的“芳心”。
就像上訴庭駁回他申請撤銷高庭裁決,並諭令他在誠信黨波各先那區前國會議員馬夫茲起訴他誹謗案件中,向後者支付12萬令吉賠償金一事,他在面子書撰文表明,若因政治利益而對鬥爭的決心掉以輕心,擔心失去支持或讓州內居民淪為賭徒,是他絕對不能容忍的事。
留言下,不少皆是認同與讚好,更有馬來網民這麽形容,他是一名“英雄 ”。
還有馬來網民留言,這是“最好的大臣,支持他繼續鬥爭”。
你可以說,這是沙努西操弄“民粹主義”下的成果,但卻不得不承認 ,他操弄的“民粹主義”很成功,也很接地氣,以致國盟也把他列為吉打國盟的“海報男孩”(poster boy),讓他帶領吉打國盟大軍面對州選。
國盟已經用去年全國大選掀起的“綠色浪潮”證明,他們並非省油的燈,因此,若不是沙努西因為接地氣,在馬來社區中擁有不少的支持力量 ,國盟領導層肯定不會讓他統領6州選舉。
國盟重用沙努西,是因為他或為國盟帶來更多的馬來選票,至於能不能吸引華裔選民,已經不重要。
當然,因重用沙努西而“受傷”最深的 ,是負責攻打華裔選區,或以華裔占多數選區的民政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