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網絡的普及,也因為網絡公審為受害者帶來的安慰撫平,越來越多人愛把事情放上網絡。
無處申冤,讓網民喜愛把所面對的事情、不公平的待遇放上網絡,期望獲得“正義使者”主持公道。
這些引起網民注意,多人討論的貼文,都會引來媒體跟進。
有些民眾樂見媒體的跟進報導,有人則認為沒必要,因為沒營養。但到底點擊看的人多,還是看的人少呢?究竟媒體如何去了解網民的口味呢?
這些我們都能從新聞網站的點擊率來參考,取得結果。
就如在吉打,話題人物吉打州務大臣拿督斯裏莫哈末沙努西的新聞,有多則新聞,點擊率都很不錯。
雖然有人對他不感冒,覺得他說的有些話沒什麽營養,但他的確是吉州的流量擔當之一。
他經常說出驚人的言論,可能引起人們的憤怒,可能引起軒然大波,但這些都是激起人們,忍不住要點擊新聞的原因之一。
八卦應該是人們的天性,曾經有大學做過研究,顯示人們每天都在八卦,不論高學曆或低學曆。
媒體所報導的新聞種類應有盡有,每個新聞題材都有相對應的受眾,如覺得自己不是受眾,但是卻每天看到同類的新聞,那就要去查看,是否自己所在的生活圈子,或是加入的群組都處於這種環境。
此外,社交媒體會根據你點擊的鏈接,來推送它覺得你會感興趣的貼文,如果經常看到自己不滿意的新聞,那就要問問看自己的手指頭,是不是自己無意中也燃起八卦魂,點擊了這些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