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簡
APP
主頁 > 市場情報

檳南島計劃PEOM緩解填海衝擊 續保育海洋生態

文 文 文

隨著檳城南島計劃(PSI)即將在今年尾動工,檳州政府也積極展開有關保育海洋生態環境的研究,以維護漁民原有的生活作息,並且從中提高魚產量,增加漁民收入。

這些研究是在南島計劃生態補償計劃(PEOM)下進行,包括部署人工魚礁和集魚裝置( FAD)、放生魚蝦苗、在島嶼周圍建設生態增強海岸線、研究水下噪音對海洋生物的影響等。

人工魚礁能為魚類等海洋生物以及其他生物,創造新生態係統,為它們提供替代棲息地。
人工魚礁能為魚類等海洋生物以及其他生物,創造新生態係統,為它們提供替代棲息地。
海洋環境裏擁有各式各樣的作用與功能都不同的魚礁。
海洋環境裏擁有各式各樣的作用與功能都不同的魚礁。
檳州基設機構總執行長拿督斯裏法立占(左)到理大海洋與海岸研究中心考察,右為陳思憓。
檳州基設機構總執行長拿督斯裏法立占(左)到理大海洋與海岸研究中心考察,右為陳思憓。

雖然漁民在填海期間和之後仍可繼續捕魚,但州政府希望采取這些舉措,幫助增加魚產量和改善沿海環境,為魚類和其他海洋生物創造新棲息地,以實現當地漁業的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檳理科大學海洋與海岸研究中心(CEMACS)總監拿督陳思憓博士、理大海洋學教授拿督祖菲卡、 Fanli海洋顧問公司漁業和水產養殖專家哥必納博士為上述計劃的主要研究員。

檳州政府積極與相關領域專家配合,進行海洋生態環境保育研究。
檳州政府積極與相關領域專家配合,進行海洋生態環境保育研究。

為了在發展及環境保護之間取得平衡,CEMACS已進行研究,尋找合適的地點來放置人工魚礁,為魚類等海洋生物,以及其他生物創造一個新生態係統,提供替代棲息地。


■陳思憓:研究人員通過科學尋找替代方案

理大海洋與海岸研究中心(CEMACS)總監拿督陳思憓博士。
理大海洋與海岸研究中心(CEMACS)總監拿督陳思憓博士。

陳思憓說,在進行研究的過程中,研究人員也將不同的魚蝦苗放入人工魚礁周圍,以了解魚蝦是否能夠在新地點生存,或是特定的魚蝦會否比較適合在此新海洋生態係統中成長。

“作為一名科學家,我希望研究人員能夠通過科學,找到答案並提供選擇或替代方案,好讓明天變得更美好。”

陳思憓(右)解釋人工魚礁對海洋生態的重要性。
陳思憓(右)解釋人工魚礁對海洋生態的重要性。

祖菲卡則指出,檳島南部的魚礁並不多,通過引入人工魚礁,將有助開發當地的漁業資源。無論在我國和國際海域,人工魚礁設置已屬普遍化。

“我們對於檳島南部海域置放人工魚礁研究,和當地豐富的天然資源有很大的信心,唯一擔心的是能夠增長多少海洋資源。”

理大海洋學教授拿督祖菲卡。
理大海洋學教授拿督祖菲卡。

另外,對於Fanli,哥必納博士主要研究,如何加強A島護岸結構棲息地發展和異質性,以種植海洋植物的方式,幫助恢複原來的沿海棲息地。

他指出,Fanli也將會持續進行南島計劃的噪音水平測試,畢竟噪音將會對不同的海洋生物,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若能持續監督工程噪音水平,這將會讓海洋生物獲得保護。

Fanli海洋顧問公司漁業和水產養殖專家哥必納博士。
Fanli海洋顧問公司漁業和水產養殖專家哥必納博士。

高興
高興
驚喜
驚喜
超讚
超讚
大愛
大愛
推薦
推薦
本网站将存储和使用您的 Cookie 数据,以改善在我们网站上的体验。
同意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