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直以來,也隻聽聞朝野領袖有“口水戰”,就是朝野領袖通過媒體或其他空中管道,互相嗆聲,這也是政壇的正常生態。
不過,前首長和現任首長,因為水而展開口水戰,這倒是很有趣的政壇現象。
一切還是因為水壩而引起。
前首長林冠英指,由於孟光水壩儲水量比亞依淡水壩還大43倍,因此相信就算不下雨長達10個月至1年,檳州也不會鬧水荒。他後來也親自向媒體計算,證明他這番論述是可以成立的。
不過,理論終歸理論,回到現實層面來看,還是不見得就行得通。這情況就如:一位父親告訴兒子,你一年沒收入也沒關係,爺爺留了一大筆後備金,慢慢用可以用一年。
孟光水壩就如後備金,是非常緊急情況時才會動用,就如現任首長曹觀友解釋到口水都幹,“千萬不要打孟光水壩的主意”。曹觀友也說得沒錯,“一年沒下雨檳城也不會鬧水荒”的言論,會令人錯覺以為檳城存水十分充足,以致不必擔心不會沒有水。如果大部分用水戶都這樣想,在沒下雨的幾個月,每個星期都洗車,或沒節省用水的話,那麼檳城水壩很快見底。
曹觀友也說,與其浪費時間在爭議孟光水壩能不能應付一年的水供,不如把時間用來祈禱求雨。曹觀友這番話也太佛係了一點。
確實,如果繼續再浪費時間和口水,再辯論孟光水壩,這對解決檳州水源有幫助嗎?不過,如果說要花時間在求雨,這也太不實際了。與其求雨,不如花時間宣導節省用水,這才是水荒的其中根源啊。
無論如何,兩代首長的水戰,仿佛在檳城行動黨平靜的表面,投下一粒小石子,泛起了漣漪。所以也難免坊間會多想,林冠英真的是有意回鍋當首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