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腳25日訊)越戰越勇,永不言棄!
(拍攝:陳明堅)
來自大山腳鬆林園的大馬十項全能國手郭征翰(19歲),日前首次代表國家出戰東運會,卻因腳傷“飲恨”賽場,但無阻他繼續前進的動力,目前已加緊訓練,準備下周飛往韓國,參加亞洲青年田徑錦標賽,並放眼奪得前三名。
郭征翰是我國十項全能“新星”,他於上周落幕的柬埔寨東運會1500米賽跑項目中,因右腳抽筋忍痛完成比賽的精神,獲得全民讚賞。


對於初次代表大馬出征東運會,就出師不利,他接受訪問時說,雖然因受傷沒有取得好成績,但他不覺得可惜,反而視之為很好的經驗。
“我還年輕,還有很多路要走,這次失敗了,還有下一次的東運會及其它比賽等著我。”

他講述當天腳抽筋的情況時說,比賽第一天天氣很熱,到了傍晚又突然下起大雨來,在進入賽場後,又發現起步槍係統還沒準備好,已經做好拉筋熱身準備的他,在賽場幹等約半小時後,才開始比賽,導致熱身好的肌肉已冷卻,當天400米賽跑成績也不理想。
“隔天要進行最後一場1500米賽跑時,我已感覺到部分肌肉緊繃及疼痛,在跑到第3圈時,半途突然腳抽筋無法彎曲,但當時已剩下最後一圈,我爬起來後,忍著痛,咬緊牙根堅持跑完。”
作為檳州田徑隊選手的郭征翰,曾於2022年馬運會,男子十項全能方面,累計6320分。
“在東運會時,上述十項比賽的成績,並沒有達到我理想的目標,雖然距離我的個人成績很靠近,但我認為,應該可以做得更好。”
他說,東運會是他第一次代表大馬出國參加的比賽,雖然因天氣因素,造成狀態不太好,但來屆東運會將再接再厲,並希望能夠進入前3名。
朝奧運夢邁進
郭征翰也有奧運夢!他為自己定下一個長遠的目標,希望能夠代表大馬,出征2028年的奧運會。


“我知道這條路還很遙遠,也不容易走,但我會朝這個夢想前進。”
另外,郭征翰一從東運會返國,即加緊訓練,為來臨6月在韓國舉行的亞洲青年田徑錦標賽(U20)做準備。
“剛結束的東運會,是我第一次代表大馬出國比賽,亞青錦標賽是第二場,我希望成績能夠進入前三名,這是我的目標。”
“這一場比賽的競爭會相當大,因為所有與我同齡的亞洲選手都會參加,而我不認識對方是誰,沒接觸過他們,所以挑戰很大,但我會以平常心去比賽。”
盼馬運會打破 國家十項全能紀錄
目前我國十項全能的國家紀錄,是在2003年取得的7095積分,至今已經整10年沒有人能破這個紀錄;郭征翰放眼在2024年的馬運會,打破這項紀錄。

“這是我的目標,我希望來年馬運會能夠做到,為了達成這個目標,我會更加倍鍛煉。”
郭征翰在2022年馬運會男子十項全能,累計6320分,為檳城隊在十項全能項目中,首奪金牌,是他的個人最佳紀錄,同時也創下破了馬運會的紀錄。
“但由於去年的馬運會,因新冠疫情因素,把參賽運動員的年輕限製,從21歲放寬至23歲,因此,當時的積分並沒有記錄在內,必須在來屆東運會才算數。”
郭征翰在比賽生涯中,獲得多次州級及國家級比賽的十項全能第一名,來年馬運會,他放眼取得更大突破。
10歲開始訓練 感謝啟蒙教練
小學就讀新亞學校的郭征翰,在10歲時,被學校一名田徑老師蔡永翔看上其才能,開始對他進行各項訓練,從此開啟了他的運動員之路。


“蔡永翔是我的啟蒙教練,在我11歲時,奪得檳州12歲以下跳高、跳遠等比賽的金牌,並在12歲時,跟隨現任的俄羅斯教練裏法塔蒂科普,一直訓練至今。”
“我在14歲時,主要專注在跳高及跳遠。14歲過後,開始訓練十項全能的項目,加入檳州田徑隊,並參加各州級及全國比賽,直至現在。”
他坦言,在開始訓練十項全能後,投入的時間也需要更多,在還有上課時,平均一天會抽出2小時半訓練,如今沒上課後,平均一天會訓練5小時左右。
“我一般一星期訓練6天,一天休息,訓練地點是在大山腳柏迪路的綜合體育中心。”
懂樂器街舞 郭征翰多才多藝
除了運動,還是運動。
郭征翰笑稱,在沒有進行訓練的日子,他的娛樂節目也是運動,身邊那些不愛運動的朋友,也受他影響開始喜歡運動。
“興致來時,我會拉朋友去爬山跑步,這就是我沒有訓練時的娛樂節目。”
不說不知,郭征翰還會彈吉他、鋼琴及打鼓。此外,他還是跆拳道二段好手,同時,還懂得跳HipHop街舞,可謂多才多藝。
詢及比賽前如何放鬆自己,郭征翰說,他會聽歌放鬆心情,也會盡量少與別人講話,以讓自己更快進入狀態。
“平時也有注意飲食,包括補充適當的蛋白質,才有體力應付各項比賽。”
家人全力支持
母親蔡翠湘(44歲,家庭主婦)受訪時說,家人知道征翰從小就有運動天賦,並全力支持孩子朝運動方面邁進。

“征翰從小就熱衷運動,幾乎把所有時間和精力,都放在運動上,也不會沉迷於手機遊戲,父母不必為他操心。”
“孩子從小就非常自律,練習回家後,累了就睡覺,不會熬夜遲睡。”
她說,由於孩子們對讀書的興趣不大,因此,她讓孩子們從小就學習一些才藝,除了運動,征翰還會吉他、跆拳道、HipHop街舞;至於鋼琴及打鼓,也稍微懂得一些。
“征翰上有一名哥哥,下有一名弟弟,他們都是愛運動的孩子,但征翰較有運動天賦,以前學跆拳道時,一周隻是訓練一小時,還能奪得金牌。”
報導/攝影:陳明堅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