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領袖,尤其是有身分與地位的人退而不休與喋喋不休,是有分別的。
退而不休的領袖是,在他宣布退休後,隻要他所屬的社團或政黨需要,他都會樂意參與活動,或提供適當的意見及看法。
在政治圈,這種退而不休,會引起不同的詮釋與回響 。
尤其是有身分地位,幾乎一發言就會被詮釋代表黨立場的政治領袖, 退休後又不斷針對政治時事課題發表看法,客氣點,會被形容為退而不休,關心民眾,但日子久了,就會出現不客氣的形容詞,就是喋喋不休。
特別是這類領袖的發言,觸及及引發政治爭議時,即使那隻是個人的看法與立場,也會引起風波。
最經典退而不休的政治人物代表,當然是第4任首相馬哈迪。
他宣布退位後,不滿及狂批接班人阿都拉,之後是納吉,然後與“宿敵”安華及火箭合作,推翻自己領導22年的國陣政權回鍋當首相。
之後又因為政治紛爭辭職導致希盟崩盤,繼續狂批國盟政權時代的首相慕尤丁丶依斯邁沙比裏,現在則是安華。
這名老人家目前還有“市場”嗎?如果有,上屆大選他就不會保不住浮羅交怡國會議席,甚至連按櫃金也失去。
這名老人家,到目前依舊是“永遠都是別人的錯,自己不會有錯”,偏偏當希盟崩盤的那一刻開始,不少人對他的評價丶口碑已經直線下挫。
最近,宣布退休但依舊關係政治,幾乎每一兩天就會發文告問政的火箭元老林吉祥,被伊黨宣傳主任點名,是獻議伊黨加入團結政府的人。
雖然林老澄清這隻是他個人建議,而不是代表團結政府,但他忘記了自己不是普通黨員,而是曾經黨的靈魂人物,不少黨員到現在還稱呼他為“大佬”。
如果林老不是在5月中提出這樣的“大膽”建議,怎會讓一些伊黨領袖有機會捉到“小辮子”,將個人建議化為“團結政府”的邀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