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溪大年8日訊)“升中學時,邘仕輅(Vishnu)自己決定入讀必須在SPM報考華文科的新民華中,但他對於SPM的9A(包括7A+)成績不滿意,到學校前還難過掉淚了。”
雙溪大年新民華中印裔生邘仕輅的母親瑪格斯瓦麗(大學講師)和丈夫丹比拉惹(質量工程師)今日在新民華中,見證獨子邘仕輅領取SPM成績。
瑪格斯瓦麗坦言,決定讓孩子就讀華小,而這一路的過程真的很挑戰,但所幸孩子性格很好,從不埋怨學習的辛苦。
她說,夫妻不諳華語,但在孩子3歲時,就計劃讓兒子讀華小,並送他到幼兒園開始學華語,這個決定當時也面對許多親戚的不認同,主要都是認為對孩子太難。

“但邘仕輅很用心學習,幼兒園老師也給予認同,因此孩子之後就入讀新光小學。”
丹比拉惹說,來到升讀中學時,其實邘仕輅有兩個選擇,即依布拉欣國中和新民華中,夫妻就讓孩子決定,孩子決定升讀新民華中。
夫妻指出,孩子性格追求完美,學習也非常用功,其SPM目標是考獲10A,即除了華文科,其餘都最好是A+。
“但查看成績時,9A成績洪有7A+,有兩科即馬來文和道德拿了隻拿A,他是很失落的,在到學校前還掉淚了,至於華文則考獲B+。”
夫妻指出,孩子能在華小華中就讀到考獲佳績,最主要還是孩子的好學精神,讓他們可以安心。
瑪格斯瓦麗也笑言,就讀新民華中,其實還有一個小缺憾,因為邘仕輅很希望可以把大獎杯捧回家,但這裏優秀生比比皆是,所以他無法如願。

邘仕輅:讀華校學華語 激發學外語興趣
邘仕輅受訪時指出,從幼兒園開始學習華文,他在小學至中學的學習,華文科是最具挑戰,但也因為在華校的機緣,讓他對學習外語感興趣,也開始在自學西班牙語。
他說,一直以來,他主要也在補習華文科,多數科目都是自己學習。
他說,他的誌願是成為醫生,但笑言不希望在母親任職的亞洲醫藥大學就讀醫科。
他說,基於是家族唯一讀華小的孩子,在學習華語時,沒有家人會懂得教他,因此他就會詢問老師和同學。
他也透露,在等候成績期間,他也自學西班牙語,而他認為就讀華小華中,讓他對外語更有興趣。
“選擇西班牙語也是自己研究後,發現這語言是英語和華語,另一個在全球廣泛使用的語言。”
對於本身的母語淡米爾語,他會說但不會寫。
↓↓精彩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