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簡
APP
主頁 > 今日北馬 > 檳島

孔聖廟中華中學

檳城STEM機構

技術和職業教育與培訓(TVET)

文 文 文

檳STEM機構與中華中學合作 提供學生參與技術職業培訓

(檳城9日訊),簽署諒解備忘錄,讓該校學生參與,以及工程和電腦科學培訓計劃。

上述兩項計劃同時也獲得檳城孔聖廟中華校友會慈善教育基金,以及益納利美昌集團(Inari Amerton),分別讚助5萬及6萬令吉。

檳州首席部長曹觀友說,雖然檳州的國內外投資創下紀錄,但相應的工程技術人才需求激增,也引起業界人士和檳州政府的關注。

中華中學學生參與技術和職業教育與培訓(TVET),以及工程和電腦科學培訓計劃,前排坐者左起為吳振賦丶曹觀友,盧福站及鄭焯榮。

“而教師在提高學生對STEM學習的興趣方面,持續面臨挑戰,學生在高中階段選修科學的人數下降。”

他說,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州政府各相關機構走在前列,協助所有年齡層學生在這方面的學習。


他說,在學前班和小學階段,相關機構一直都激發學生,對STEM學習的興趣和好奇心。來到中學階段,所采取的雙重戰略將是為中學生提供基礎學習,以激發更多學生在進入高中後,選擇主流科學,隨後進入STEM領域的高等學術研究和職業。

他說,考慮到這些目標,丶檳城圓頂科學館丶檳城數學平台於2019年啟動“StepUP”倡議,旨在激發初中學生對STEM學習的興趣。

他提及,去年由檳城技能發展中心和檳城科學集群,參與的TVET 人才發展計劃試點計劃,旨在通過兩年的技術職業學習培養高中生成為未來的技術人員。

檳城孔聖廟中華校友會慈善教育基金會讚助5萬令吉。左起為吳侲賦丶曹觀友丶鄭焯榮及盧福裕。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孔聖廟中華學校校友會主席拿督吳侲賦說,該校在80年代初開設黃昏工藝班,讓學生在傍晚時分到校上技術課程,協助學生掌握一門技能,在畢業後就能馬上著手工作。

他說,所開辦的課程也間接為當時剛工業化的檳州,帶來一批技術工人。他感激學校前輩們的高瞻遠矚,在順應社會需求之下,為學生提供課業之外的另一個出路。

他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讓學生一畢業就擁有技能,減輕家庭負擔之餘,也為他們的日後發展提供機會。

出席者包括:檳城三校董事長拿督盧福裕丶總務林琮淞丶董事曾家麟丶孔聖廟中華校友會慈善教育基金主任吳鬆文博士丶校長楊來福丶益納利美昌集團培訓與發展主管許永全丶檳州STEM機構總經理鄭焯榮丶檳州教育局主任阿都拉昔丶檳州技術發展中心(PSDC)高級經理譚國基。

高興
高興
0
驚訝
驚訝
0
憤怒
憤怒
2
悲傷
悲傷
0
關懷
關懷
0

孔聖廟中華中學

檳城STEM機構

技術和職業教育與培訓(TVET)

相關文章

從先秦到當代新儒家人物展覽 19日起檳中華中學展出

因嚴厲教風 曾被學生破壞轎車 中華中學老校長杜炳炎病逝

◤2021 SPM放榜◢ 中華中學成績大躍進 6人考10A

多次申請身分證不果 15歲學生上網求助 冀獲關注

◤STPM放榜◢ 孔聖廟中華中學3.43 曆年來最佳GPS

全檳中學生突破自我領袖生活營 獲156青年參與

本网站将存储和使用您的 Cookie 数据,以改善在我们网站上的体验。
同意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