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简
APP
主页 > 今日北馬 > 威省

孙意志

教育局

失学

文 文 文

【今日北马头条】 帮助6失学孩子重返校园 孙意志坚信教育改变人生

(北海4日讯)学生案例,在过去疫情管制令期间有所增加;从去年8月至今年6月州议会解散前,峇眼惹玛区原任州议员,就接获至少3宗学生辍学的案例。

他接受《中国报》访问时说,在协助这些辍学生时,无论是社会或学校的同学,都应该给予鼓励,而不是歧视或看不起他们,说出这么多年没有读书等,诸如此类伤人的话。

“当我得知选区有学生因种种因素而辍学时,认为必须履行责任,经过奔走协调后,已成功帮助6人重返校园,包括一对巫裔姐妹花、印裔三兄弟及一名华裔少年。”

他说,至今处理的3宗案,皆取得正面反应,而最近接手的一宗案件是来自华裔家庭,父亲是散工没稳定收入,母亲是外籍人士面对护照逾期问题,两名孩子因家庭经济而休学。

孙意志(中)与服务中心团队,携手帮助前来向他们求助的失学孩子。

他强调,非常支持孩子们接受教育,因为教育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未来,尽管对方可能出生在贫寒家庭,但这不是罪也不是问题,只要坚持不放弃,这些孩子的人生,将来也会变得越来越好。

“学校不仅是求取知识的地方,也是塑造个人品德的起点,因此学校教育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孙意志在峇眼惹玛选区,推动免费国文补习班,让来自B40家庭及国文程度较弱的五年级及六年级学生报读。(受访者提供照片)

他披露,在峇眼惹玛区,他也推动免费国文补习班,由一名青年志工担任老师,让来自B40家庭及国文程度较弱的五年级和六年级学生报读,希望他们升上中一后,不会因为不明白以国文授课的科目,而逐渐放弃学业。

“这是我身为(原任)议员的一项重要任务,希望能继续提供支援,让的孩子能够重返校园。”

他也呼吁全槟面对问题的人士,都可以来找他,或向当地原任议员求助,即使是其他选区的案例,他也愿意帮忙。

案例1:巫裔姐妹花4年 重返校园

2022年7月24日,携服务团队探访巫裔残疾妇女罗斯丽查(55岁),其2名女儿娜耶莎(17岁)和达妮雅(15岁),因为家贫没有交通工具,加上父亲冠病逝世失去依靠,而被迫4年。

协助下,这对姐妹花获得批准返校,于去年8月16日到北海税关村中学报到,分别就读中四和中二。

返校8个月,两人发愤图强,成绩突飞猛进,姐姐更考获全校第3名,特别颁发1000令吉奖励金给她,以资鼓励。

孙意志(左2)协助失学4年的巫裔姐妹花,重返校园;右2为17岁姐姐娜耶莎。(受访者提供照片)

说,一般上,可能4周或4个月没去上课的学生,会担心赶不上课业而辍学,但这对姐妹坚定求学的决心,深深感动了他,因此决定伸出援手。

“尽管她们没有小学毕业就直接升上中学,但她们一点一点追回来,靠一股意志力,也借母亲的手机上网,学习语文科目。”

案例2:父亲入狱 印裔三兄弟

2022年8月19日,携服务团队探访印裔妇女莫佳娜(40岁),其丈夫在4年前入狱,剩下她一人照顾4名子女,但因家贫加上住家距离学校太远,以致其中3名儿子被迫9个月。

协助下,3兄弟获得批准返校。长子达马(16岁)于去年9月12日,返回税关村中学就读中二;弟弟依拉斯(11岁)和友斯文(9岁),在峇眼惹玛小学分别就读四年级和二年级。

14岁的女儿是残障人士,目前在北海迟钝儿童中心就读,交通由学校安排。

孙意志(右3)协助印裔三兄弟的其中2名弟弟,回校上课。(受访者提供照片)

今年2月25日,莫佳娜的丈夫出狱,从事罗厘送货员的工作。仍资助这些孩子的交通费,每月600令吉,直至7月他们的经济稳定为止。

案例3:4年 林展胜因篮球再回校

2023年3月尾,华裔少年林展胜(16岁)在哥哥的陪同下,到峇眼惹玛州选区服务中心,询问返校程序。

协助下,林展胜获得批准于5月2日到北海峇眼再也中学报到,直接升读中四。

林展胜(左2起)在孙意志的协助下,获得教育局批准到北海峇眼再也中学报到,直接升读中四。(受访者提供照片)

林展胜是在小学六年级的下半年学期,开始停学,长达4年没有上课。热爱打篮球的他,后来认识了一群篮球发烧友,有了全新的方向,便萌生返校的念头,决定重拾书包做回学生。

交代校方要特别关注

说,在协助6名辍学生回校后,他有特别交代校方多关注他们,毕竟辍学有一段长时间,肯定会很焦虑、害怕、没信心,所以校方要给予更大的信心及鼓励。

孙意志。

他也感谢槟州副主任(策划与管理组)拿督祖卡菲里给予的帮忙及配合,在其服务中心协助收集学生资料后,便进行审批,短时间内批准返校申请,让这些辍学生有机会返回校园上课。

询及从接手至批准让这些学生重返校园需多久时间,他指只需数周或一个月,很快通过申请,只要文件上做足就可。

“比如回到原本学校补办离校证书,官员都愿意全面配合,所以很快就通过批准他们入校,大家的出发点一致,都是为了教育。”

父母自小灌输 教育重要性

透露,从小家庭贫寒,来自小康之家,父母都是小贩,虽然学历不高,但父母灌输了他教育的重要性,因此他在本地修读法律系,当了律师后,就许下承诺要帮人。

“为了报答父母,我也发愤图强,虽然没有出国,也没有奖学金,但也拿到英国伦敦大学文凭。”

他强调,无论任何种族、家庭背景如何,教育是可以改变一个人,所以要感恩当初父母送我们去学校读书,也呼吁学生们要珍惜能够得到学习及接受教育的机会。

报导/摄影:陈碧珊

↓↓相关新闻↓↓

失学孩子重返校园 坚信教育改变人生">

高兴
高兴
惊讶
惊讶
愤怒
愤怒
悲伤
悲伤
关怀
关怀

孙意志

教育局

失学

相关文章

英语教数理双语教学计划课题 教长:不应该被放大

槟州议会|幼稚园每3年才可涨价 每次涨幅不可超过30%

师未及时管理班上学生秩序事件 黄才荣:已妥善处理 可安心继续学习

以为接到教育局采购订单 文具批发商 被骗逾2万4000

孙意志:疫情觉醒 猝死案频传 即使只有一间房 早立遗嘱早安心

槟州教育局主任荣休 阿都拉昔致词时落泪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