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簡
APP
主頁 > 今日北馬 > 檳島
人氣瀏覽
Icon

公共交通

戴口罩

文 文 文

公交今起不強製戴口罩 年長者繼續戴 年輕人隨身攜帶

(檳城、大山腳5日訊)包括火車、渡輪及巴士,今起不再強製,但部分乘客尤其是年長者,基於個人安全為由,仍會繼續“罩不離口”。



(攝影:陳明堅、李韑銘)

至於年輕乘客,一些人選擇繼續,一些人則視人潮是否擁擠,才決定戴不戴,但他們會隨身帶著口罩,以備不時之需。

《中國報》今日走訪檳島及大山腳一帶的火車站、巴士站及渡輪碼頭,發現在等候區,及沒的乘客參半。

大山腳火車站購票處,可見戴口罩及不戴口罩的乘客參半。
一些民眾購買火車票時,也是“罩不離口”。

在訪問中,有一部分乘客,並不知道今起乘搭,不再強製。他們並不反對衛生部的此項舉措,但認為,每個人應該依據自己的情況,去評估該不該繼續

今天特地從吉打亞羅士打來大山腳半日遊的陳氏夫婦說,他們不知道今起不必,但他們已是年長者,若在人群中不,會感到怕怕。

陳氏夫婦乘搭火車,從亞羅士打來大山腳半日遊。為了安全,他們在火車內將繼續戴口罩。

“我們已習慣去到哪裏都,尤其是人潮多的地方,因此,目前還是會繼續戴下去。”

要去吉隆坡拜訪親戚的李麗珍(68歲)說,她有聽孫子提起,今起乘搭不必,但處於人多、封閉又有冷氣的空間,比如火車,還是最好。

李麗珍(左)和洪碧珠認為,人多的地方,還是戴口罩比較好。

“我每兩三個月,都會搭火車下吉隆坡去拜訪親戚,為了自身安全,肯定會繼續。”

洪碧珠(73歲)說,其孩子在吉隆坡工作,她偶爾會乘搭火車下吉隆坡探訪孩子。在政府宣布不強製後,相信很多人都不戴了,而上了年紀的她,為了保護自己,更加要

“別人都不戴了,如果連自己都不戴,風險不是更高?”

一名不願具名的林先生(35歲)說,他不時會搭火車到吉隆坡公幹,也知道今起不強製。若車廂沒多少人,肯定就不戴了,但若人多,還是要戴上口罩保護自己。

外勞搭巴士 也主動戴

盡管乘坐巴士不再強製,但記者在大山腳巴士站發現,乘客在排隊準備進入巴士時,就會習慣性戴上口罩,包括外勞。

排隊上巴士的乘客,包括外勞,照常戴上口罩。

來自威北打昔牛汝莪的阿興(71歲)說,本身有健康問題,加上年事已高,因此,進出哪裏還是必須,要懂得自己顧自己。

阿興指本身有健康問題,加上有了年紀,進出都要戴口罩。

來自威南新邦安拔的陳彩卿(65歲)說,本身每個月需要來大山腳辦理事務,由於沒有交通工具,乘坐巴士是不可避免。

“我當然還會繼續,除了已習慣外,也擔心政府放寬後,會有很多人不戴,所以還是從自己做起,繼續戴好口罩。”

另外,巴士司機受詢時指出,隨著政府作出宣布,巴士已不會強製乘客,一切由個人決定,包括司機也可以決定戴不

渡輪乘客:人潮若多 繼續戴

渡輪乘客麥祖裏(39歲,教師)說,他知道這項公布,但若處在一個比較密閉或人潮較多的空間,他選擇

記者走訪渡輪碼頭前的巴士站,發現不少正等待巴士的民眾都戴著口罩。
麥祖裏

“乘搭不強製,是好事;但民眾還是要有警覺,什麼場合該時就要戴。尤其是生病的人,無論病情輕或重,都建議戴著口罩會比較好,避免病毒在人群中傳播。”

邁伊紮杜(36歲,工廠操作員)認為,出門或乘坐工具時,戴不要看情況,比如在比較密閉的空間如、醫院等,還是會選擇;較為廣闊的地方則不會戴,但會隨身攜帶口罩,以備不時之需。

邁伊紮杜

何盈盈(22歲,學生)說,她不曉得已不強製一事,但她還是會繼續戴著口罩。

何盈盈

“衛生部此項舉措是可行的,但要看民眾的個人意願,畢竟病毒仍存在著,可能有些人還是會想要。”

倪先生(70歲,退休人士)認為,衛生部此項舉措是可行的,也可以給人民自由選擇,是否要

巴士乘客:已習慣出門

檳島巴士乘客妲瑪萊(49歲,家庭主婦)並不曉得已不強製,但她自疫情以來,出門都一直戴著口罩,以後也會繼續戴下去。

妲瑪萊

“隻要一踏出家門,我就一定要,以便保護自己,為健康著想。”

陳先生(36歲,超市員工)說,病毒還沒有消失,他還是會繼續,保護好自己。

報導/攝影:陳明堅、李韑銘

↓↓相關新聞↓↓

戴口罩 年長者繼續戴 年輕人隨身攜帶">

高興
高興
0
驚訝
驚訝
1
憤怒
憤怒
1
悲傷
悲傷
0
關懷
關懷
0

公共交通

戴口罩

相關文章

【辣死你嗎】梁儀雅:沒有銜接的公共交通

檳旅遊季節大塞車 再裏爾:盼遊客善用公共交通

吉鬥母宮恭送九皇爺回鑾 逾千人疫下戴口罩送行

【辣死你嗎】 陳佩欣: 戴不戴口罩?

李添霖籲所有學校 強製師生戴口罩 阻疫情

◤檳島市政廳會議◢ 舊關仔角改為單向道

本网站将存储和使用您的 Cookie 数据,以改善在我们网站上的体验。
同意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