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15日訊)“以前可以喝3包飲料,現在只能喝一杯白開水。”
生活成本高,開銷也大,不少民眾為了節省,紛紛減少出外到餐館用餐,即使有也隻是選便宜的菜肴,盡量避免海鮮類等較貴食材。

北海王俊暢路國聯茶室東主黃傳貴,接受《中國報》訪問時說,最近幾個月,前來該店消費的顧客越來越少,減少至少20%。
他說,不僅顧客減少,一些顧客為了節省,在吃經濟飯時,會盡量控制食物的份量,比如拿比較便宜的菜肴,不拿較貴的海鮮類。

“這些顧客在點飲料時,甚至會改為喝白開水,他們反映這是為了省錢,因為物價不斷高漲,生活成本越來越來高了。”
他指出,鑒於顧客有減少的跡象,因此經濟飯業者也減少烹煮的份量,並選擇較便宜的食材,而這些也是普遍上顧客會選擇的食物。
他說,一些菜如椰菜花、魚、蝦、蘇東等海鮮類,都比一般食材貴,因此廚師幹脆不煮這些食物了;還有豬肉也越來越貴,因此減少豬肉而改為較便宜的雞肉來煮。
“有些食物,廚師不會預先煮太多,僅會煮普通或少許份量,如果剛好那天顧客多,一些食物不夠賣時,才來補煮相關菜肴,避免食物過剩而浪費。”
他也說,曾經有顧客每次都會買3包飲料,如今卻只能喝一杯白開水。
黃傳貴:非旅遊區茶餐室 生意欠佳
黃傳貴說,顧客量或許要看地方性質,若是在旅遊區的餐館,生意就會很好;反之在非旅遊區或較為偏僻地區的餐館,生意就沒那麼理想。

“不僅消費者,就連商家也面臨成本太高的問題,好像我們泡茶水的,需要大量的白糖,但去商場買時又限製我們不可購買太多。”
他希望政府能擬出對策,以舒緩人民物價高漲壓力。
雷鈊翔:顧客減了30%至40%
才能園亞仲海鮮飯店業者雷鈊翔說,物價不斷上漲,確實有影響到顧客不上餐館用餐,最近其顧客量,減少了30%至40%。
“或許最近是榴梿季節,加上物價高漲開銷大,行情不好,民眾為了省錢,隻好減少到餐館用餐。”

他說,即使有顧客上門,都會點比較普通的菜肴,不敢選價格較貴海鮮類,也因顧客較少要這類食物,他也不敢進貨太多,以免海鮮類食材放太久變壞。
他披露,由於店面生意逐漸減少,所以必須靠額外收入,如送外賣與自助餐服務,拉長補短,否則就虧很大,甚至還要倒貼。
“我們也不能一直依賴政府,還是要靠自己解決問題,最重要是政府要穩定,這樣才能保障人民安居樂業。”
譽玉芝:酒樓餐館 多數影響不大
檳城姑蘇廣存堂茶酒樓公會會長譽玉芝說,基本上,檳城的酒樓餐館多數影響不大,主要是因為檳城享有“美食天堂”美譽,帶動這裏的飲食業發展。
她說,自各行業從疫情開放後,多數酒樓餐館已逐漸恢複顧客人流,尤其是最近的雙親節,人們都會基於一片孝心,帶父母到餐館吃一頓好的。

也是北賴仙景樓中餐館負責人的她說,尤其是周末或假日,多數餐館都會爆滿,小食店也有很多人去光顧,連小販中心及嘛嘛攤檔,平常都有很多人去吃。
“檳城也有很多著名的旅遊勝地,因此吸引不少外州人,甚至是外國人前來,這裏大大小小的餐館用餐。”
莊升瑾:茶餐室有最低消費
才能園冠南茶室東主莊昇瑾說,其茶餐室有最低的消費,因此很多顧客都會來這裏用餐。

“平常都是周末及假日才有人潮,以及每個月的第一及第二周,顧客就會比較多;但來到第三周及第四周,顧客明顯會減少。”
他指出,可能因為大家在月頭領薪水,就會吃好一點,來到月中就會越來越少了,因為錢不夠用,錢剩不多,就會盡量吃少一點。
“其實人民都面對物價高漲的問題,消費能力自然就會減少,希望政府能夠補貼多一點,尤其是B40低收入群體。”
報導/攝影:陳碧珊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