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檳州希盟加上國陣,在剛剛結束的州選舉上,以29席的成績執政檳州。
首長曹觀友在競選期間,設下希盟及國陣贏30至32席的目標,最後開票卻與設下的目標差了1至3席。
對於終極結果,曹觀友是這麼說的。他說,他是根據過去數年的政治演變,設定贏下30席目標,如今距離目標隻差1席,算是達標。
這種情況有點像,明明學校設下60分才是及格的分數,可是有一名學生考到59分,校長說,隻差1分,所以也是及格的。
這次的檳州州選,行動黨依然橫掃所競選的19席,希盟看似大贏家。可是如果整體來看,希盟在沒有和國陣合作的時候,即上屆大選時,所贏得的席位是37席,這屆減少了8席。
固然是不能拿上屆與這屆的成績來比較,畢竟在這短短的5年內,我國的政局轉變得像走馬燈。因此曹觀友說,他是根據這幾年的政治演變,而設下30至32議席的目標是沒錯,但是如果以少1席卻認為是達標,這就很牽強了。
如果細分行動黨盟黨及國陣所贏得的議席,除了行動黨外,其他的都輸掉一半所競選的州席。比如公正黨上陣13席,結果贏了7席、輸了6席;誠信黨競選2席,贏得1席;國陣巫統上陣6席,結果隻贏2席。不曉得行動黨盟黨所拿下的席位,是否算達標?
希盟與國陣在這次州選成績,也是與三分二優勢擦邊,隻差2席就失去了三分二優勢。檳州希盟與國陣到底算是勝利還是“達標性的勝利”?